第五十八章:霜天锦纹引纷争,古村夜话定乾坤

农门小福宝知识兴家 程岩 2958 字 2025-06-11 16:58

苏念安捏着商公子的加急信件,指尖被火漆烫出红痕。信笺上“限期交出制法”的字迹力透纸背,她抬头望向染布坊,小虎正踮脚给新学徒示范如何辨别蓼蓝叶的正反面。

“苏姐,”制盐坊的大牛突然闯进来,腰间别着的盐铲叮当作响,“老张家的小子把晒盐池当成泥塘,说是要养什么……什么‘水藻’?”

苏念安跟着大牛来到盐田,只见老张家的小儿子正蹲在池边,往结晶盐上撒绿色粉末。“这是我在山里采的蓝藻,”少年兴奋地比划着,“混在盐里能染出夜光效果!”

“胡闹!”大牛撸起袖子就要教训他,“盐霜要七次筛滤,你这是……”

“等等!”苏念安忽然想起老陈头染谱里夹着的蓼蓝标本,“你试过用蓝藻当媒染剂?”

少年眼睛一亮:“试过!但颜色总是发灰……”

“要加陈年的淘米水。”苏念安蹲下,指尖划过结晶盐的纹路,“就像染霜天锦要晨露浸润。”

这时,染布坊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苏念安赶到时,小虎正手忙脚乱地收拾满地碎片,新学徒吓得躲在染缸后发抖。

“我就是想试试用陶罐发酵蓼蓝,”小虎声音发颤,“谁知道……”

刘婶举着块碎陶片:“你用的是东窑的粗陶!老陈头说过,发酵蓼蓝得用西窑的釉陶罐,透气孔要像针眼那么细!”

苏念安突然注意到碎陶片内侧凝结的靛蓝色,这分明是老陈头染谱里记载的“秘色”。她心中一动:“小虎,你把染液装在陶罐里埋进盐洞试试。”

当天夜里,村民们举着火把,将三十六只陶罐埋进盐洞深处。苏念安带着小虎和老张家的小子守在洞口,听着盐晶滴落的声音,忽然发现洞壁渗出的盐霜在月光下泛着幽蓝。

“快看!”少年指着岩壁,“盐霜和蓝藻混在一起了!”

苏念安凑近观察,发现盐霜竟在蓝藻表面结出细密的花纹,像极了霜天锦上的日华纹。她突然明白,所谓传承,不是固守旧法,而是让古老的智慧在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黎明时分,商公子的船队突然出现在村口河道。苏念安带着村民们来到码头,却见老陈头从船舱里走出来,怀里抱着个檀木匣子。

“念安丫头,”老陈头声音发颤,“尚衣局的人说,这霜天锦上的日华纹……”

他打开匣子,里面是块靛蓝色布料,在晨光中泛着淡金色纹路。苏念安注意到布料边缘还残留着未褪尽的紫斑,忽然想起商公子的信——或许,正是这些天然瑕疵让霜天锦有了灵魂。

“他们想要的是完美,”老陈头指着布料,“可我觉得,这些紫斑就像星星落在蓝天上。”

这时,商公子从船舱里走出,腰间玉佩换成了刻着“尚衣局”的玉牌。“苏姑娘,只要你交出制法,我保桃花村世代富贵。”

苏念安正要开口,小虎突然举着块新染的布料跑来:“苏姐!盐霜和蓝藻真的能染出夜光效果!”

月光下,布料上的霜天纹竟透出淡淡荧光,像极了盐洞深处的结晶。商公子瞳孔骤缩:“这是……”

“这是桃花村的月光,”苏念安微笑着接过布料,“只属于我们的传承。”

当天夜里,染布坊再次亮起灯火。苏念安带着村民们将盐霜与蓝藻混合,这次,他们不再追求完美无瑕的靛蓝,而是任由自然的瑕疵在布料上绽放出独特的纹路。

当商队再次启程时,马车上载着的不再是贡品,而是一匹匹带着天然紫斑的霜天锦。苏念安站在村口,看着朝阳将布料染成金色,仿佛看见老陈头在京城的染坊里,正对着同样的朝霞微笑。

“苏姐,”小虎突然跑过来,“我想好了,我要跟着老陈头学染布!”

苏念安笑着摸摸他的头:“去把你画的那些花样拿来,咱们试试用盐霜当媒染剂。”

远处,商公子掀开马车帘子,看着车辕上晃动的木牌,对少年道:“记住,这不是普通的商队,是传承千年的匠心。”

暮色中,桃花村的炊烟袅袅升起,与古道上渐渐消失的车队,共同勾勒出一幅关于坚守与传承的古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