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染缸内外的传承风波

农门小福宝知识兴家 程岩 2794 字 2025-06-11 16:58

老陈头走后的第七日,染布坊的靛蓝突然泛出诡异的青灰色。小虎急得首跳脚,把老陈头留下的染谱翻得哗啦作响:“刘婶您看,明明按这法子泡的蓼蓝,怎么就……”

刘婶舀起一勺染液闻了闻,脸色大变:“这味不对!怕是用了去年的陈石灰!”

苏念安正在教妇女们用盐霜媒染新花样,闻讯赶来时,染缸边己围满了人。她蘸了点染液在指尖,果然有股刺喉的涩味——这是生石灰过量的征兆。

“谁让你们换了石灰?”苏念安皱眉。

小虎低头搓着衣角:“老陈头说今年新烧的石灰性子烈,可咱们的存货早用完了……”

正说着,制盐坊的老张头气冲冲地闯进来:“苏丫头!盐霜的产量只剩三成了!”

苏念安跟着他来到盐灶前,只见盐工们正用竹扫帚反复扫着结晶池。原本该如雪般的盐霜,此刻却结成大块的盐巴,敲碎后还带着暗红色杂质。

“这是怎么回事?”苏念安抓起一把盐巴。

老张头指着远处的石磨:“还不是那些后生!非要试试用骡马拉磨筛盐,结果把山岩上的赭石粉混进来了!”

苏念安这才注意到,新制的竹筛边缘染着暗红,显然是石料碎屑。她轻叹一声:“老张叔,盐霜要七次筛滤,少一次都不行。”

这时,村外传来马蹄声。商公子派来的验货郎抱着几匹新布下马:“苏姑娘,京城传来消息,老陈头染的‘霜天锦’得了尚衣局的赏,但……”

“但什么?”苏念安心里一紧。

验货郎展开一匹靛蓝布料,月光下泛着诡异的紫斑:“这是老陈头用盐霜染的第三匹布,送到时就这样了。”

染布坊的气氛瞬间凝固。小虎突然指着染缸:“会不会是……盐霜的问题?”

苏念安猛然惊醒,抓起桌上的盐霜样品,发现底层沉淀着细小的赭石颗粒。她闭眼回想,去年老陈头曾说过:“盐霜如人,容不得半点杂质。”

当天夜里,苏念安带着小虎和老张头钻进盐洞。摇曳的火把下,老张头突然指着岩壁:“看!那些红纹!”

苏念安凑近,发现盐层间夹杂着细密的赭石脉络。老张头颤抖着说:“这盐洞怕是要废了……”

三人沉默地返回村子,却见染布坊亮着灯。刘婶正带着妇女们用淘米水漂洗那匹出问题的霜天锦,月光下,布料上的紫斑竟慢慢褪成了淡青色。

“刘婶你看!”小虎惊呼,“这颜色像不像老陈头说的‘月白’?”

苏念安突然想起老陈头的染谱里夹着的蓼蓝标本,叶脉间的靛蓝历经数年依然鲜亮。她掏出染谱,发现最后一页写着:“霜天染,需晨露浸布,月华晒色。”

第二天清晨,苏念安带着村民们将染好的布料铺在山顶。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原本泛紫的布料竟透出淡淡的金色光泽。

“这是……日华纹?”验货郎惊叹,“尚衣局的贡品才有这种纹路!”

苏念安却注意到,布料边缘还残留着未褪尽的紫斑。她若有所思地说:“或许,瑕疵才是霜天染的灵魂。”

当晚,商公子的加急信件送到,信中写道:“尚衣局命桃花村限期交出‘日华霜天锦’的制法,否则……”

苏念安捏着信纸,目光落在染缸边正在给新学徒讲解的小虎身上。她轻轻抚摸着老陈头留下的染谱,终于明白传承的真谛——不是固守旧法,而是让古老的智慧在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黎明时分,染布坊再次亮起灯火。苏念安带着村民们将赭石盐霜混入新的染缸,这次,他们不再追求完美无瑕的靛蓝,而是任由自然的瑕疵在布料上绽放出独特的纹路。

当商队再次启程时,马车上载着的不再是完美的贡品,而是一匹匹带着天然紫斑的霜天锦。苏念安站在村口,看着朝阳将布料染成金色,仿佛看见老陈头在京城的染坊里,正对着同样的朝霞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