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如何减轻基层负担,激发干部热情➕对策

一,进行精文简会。

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和会议,制定发布文件和召开会议的标准,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监督考核。

统一各类报表的格式与口径,上级部门联动,建立统一报表,共享报表信息,减少不必要的统计数据。

二,转变考核方式。

压减检查考核事项,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更加重视工作业绩完成情况,检查工作更侧重了解工作业绩、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组织各单位开展联合检查,减轻迎检工作负担。

三,激发干事热情。

开展宣传教育,调动干部担当作为积极性。

建立干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增加容错范围、建立容错清单,消除基层干部顾虑,激励干部敢作敢为、锐意进取,为干部提供激励和保护。

四,选拔优秀干部。

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事业为上,更加注重实干、看重实绩,选拔出具备实干精神和责任感的干部,形成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基层干部整体水平提升。

五,加强监督管理。

管理部门可以开展专项检查,了解基层减负工作落实情况,对落实基层减负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问责,确保各项减负政策落实到位。

——我是带背分割线——

整体来看,对于基层工作者,最多的吐槽事项可能就是,会议过多,上级考核数据不统一,有不必要的统计数据。

所以为了减轻基层干部的压力,需要“推行精文减会”。

在与基层工作者沟通的时候,听到的最多的事项是,明天迎检,oh god please no,迎检,就要把相关的安全事项准备好,做好清理和打扫,相关的员工需要搁置自已手头的事项,等领导来了,坐在电脑前,领导走了再做自已的事情,十分形式主义而且没有工作实绩。

甚至我听说的一次最夸张的迎检出现在跟一位前国企员工的闲聊中,她说,她们之前的国企工作,正常双休日都是应该放假的,但是原定周五的领导检查没有来,所以上级吩咐让整个部门的所有人都周六加班,加班的内容就是每个人都坐在电脑前,do nothing。

fine。

真是受够了这种虚无的形式主义,到了零零后整顿职场的时候了。

“转变考核方式”,不单纯的在工作时间进行各种考核,不实行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策略,而是进行更科学的考核,压减考核的事项,更注重业绩的完成情况,而不是在一旁阿谀奉承相关领导。

勇于对跪舔说No!!!

任何事情,有没有热情去做,做出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小的时候上二胡课,刚开始还觉得挺好玩的,因为在课上不管有什么微小的成绩提升,都会得到老师和家长的一致鼓励。

俗话说得好,鼓励是热情的第一动力。

(你可能没听过,我编的,hh just a joke。)

“激发干事热情”,基层员工是最深入一线的,最了解民意的,最知道群众最想要的是什么的那一批人。

所以,只有她们的热情被激发出来,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所以,建立干部的激励制度和容错机制,激发员工的干事热情,让基层干部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就很有必要。

而最好的示范作用,无异于“选拔优秀干部”,把那些真抓实干的人选,公鸡里面挑凤凰,把坚持事业为上,注重实干,看重实绩的具备实干精神和责任感的干部选,形成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基层干部的整体水平上升。

“加强监督管理”,就像双减政策对学生的压力进行减轻一样,减轻基层工作者的压力也需要专人检查监督,拒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拒绝无意义的临建和会议,把减负落到实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各项肩负工作落实到位。

ok,整体的逻辑梳理就这样。

接下来看细分点。

第一点,推进精文减会。

这一点对策的核心点有三,一、减少会议,二、落实工作监督考核,三、建立统一报表,减少不必要的信息统计。

其实在私企工作的过程中,我也去过那种需要开很长时间会的小组。

为什么是小组呢?

因为我们的小组长新官上任三把火,整个大组并没有要求小组去开任何的会议,但是我们组有,一开一小时,冗长又无聊,虽然可以消磨时间,但对业绩提升毫无帮助。

而由于前期我们业务期的快速,导致在最后复盘的时候我不得不说,原因是那些没有用又跟老太太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的会议,导致我没时间做业绩。

所以,精文减会,在任何地方都适用。

在开会过程中进行的业务期的梳理,完完全全的没必要。

因为这件事本身应该是管理层需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应该让基层梳理。

基层一天天的业务就够忙的了。

而且,现在共享文档的软件还挺多的,像我们公司常用的,自已在输入信息的时候甚至可以看到其他人的输入轨迹,看到她们正在输入的内容有哪些。

而如果联动做的好,上级的信息共通,能够使得各部门都共享了报表的信息,那么一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数据和统计数据。

从而精文减会,减轻基层压力。

第一点,推进精文减会,over。

第二点,转变考核方式。

以前的公务员考核,很大程度上与接交人情和攀关系有关。

以前,与领导关系搞好,有眼力见,领导一个眼神就知道该做什么,做好领导的狗腿子,会做工作汇报和PPT,得领导赏识,就可以升职加薪一路绿灯。

现在,需要转变考核方式,让考核更透明。

现在需要建立的是更加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更重视工作业绩的完成情况,检查工作不一定只了解一些虚头巴脑的事项,而是侧重了解工作业绩和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

我们公司之前在竞聘的时候,有一个业绩一直很突出的小组长,常年业绩第一的小组长,竞聘大组长失败。

原因很扯,因为她不加班,到点就走。

领导对此的答复是,你到点下班,如果一线员工有什么问题想问你,你没有及时回复,是不是就没有做到服务好一线,那你这个小组长做的就是不称职的。

公司的文化,或者是口头上说说的文化是,不鼓励加班,支持大家到点下班。

却常常会出现那种,六点下班,临时通知管理层们六点半集体某个会议室开会的事情,有一次让我们组的组长,海底捞的位置都提前订好的情况下,不得不取消,开一些杂七杂八的需要拉齐的会议。

挺没意思的。

最起码我看着是挺没意思。

像那种领导层经常半夜一两点更新sop,我就在想,公司到底给他们一个月发多少钱。

把命都熬没了要钱有啥用。

扯偏题了。

主要想说的是关于工作的考核方式。

相对于之前的考核事项,应该进行压减,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尤为重要,相对于以往的形式主义,应该更注重的是工作业绩,检查工作也更应该侧重了解工作业绩和惠民政策。

要来就一起来,检查准备上一次,其余的时间就让各部门做自已的事情就行,应该开展联合检查,减轻迎检工作负担。

第二点,转变考核方式,over。

第三点,激发干事热情。

开展宣传教育,把基层的热情调动起来,让他们敢想敢干。

并且只要做事,就没有不出错的,所以是需要建立激励制度和容错纠错机制,让他们敢做事,并且不怕做错事,做了错事,只要是真心为群众好的,哪怕在做事的工作方法上有一定的问题,也可以原谅。

用真心!打造一片为群众干实事的沃土~

真心可抵万难,只需要真心就可以吗?

不是,但真心是基础。

只有建立了容错清单,消除了基层干部的顾虑,让干部真心敢作敢为、锐意进取,才能够为干部提供激励和保护。

其他的都是虚的,但真心为群众办实事总是没错。

第三点,激发干事热情,带背over。

第四点,选拔优秀干部。

俗话说的好,枪打出头鸟,强龙不压地头蛇,落败的凤凰不如鸡。

(作者的精神状态岌岌可危)

(只为博君一笑)

选拔优秀干部,建立起鲜明的选人和用人导向,坚持事业为上,注重实干,看中实绩,选拔出具备实干精神和责任感的干部,形成引领示范,带动基层干部的水平提升。

对于优秀干部,其实更应该做的是为基层做表率。

就像私企选拔领导层,都是在基层的工作业绩做的顶呱呱,才有机会可以坐上去。

那么公务员也应该一样,只不过考核标准从业绩和销售额转变为为群众做了多少实事,带动地区经济增长了多少。

所以,选人用人导向,事业为上,责任感,引领示范,这些事项就应该额外注意。

换句话说,如果这个人没有特别突出的业绩,你觉得他哪哪都不如你,工作能力没有你突出,管理的一塌糊涂,但他是你的领导,你会在这里待下去吗。

应该不会,所以选拔优秀干部,不仅可以形成引领示范作用,而且可以让基层公务员们看到一个人坐上了一个位置后发出的惊叹是。

oh,原来是你。

而不是。

oh my gad,怎么是你啊!

从而带动基层干部整体水平提升。

第五点,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监督管理,其实主要监督和管理的是,基层公务员们是否真的减轻了负担。

通过开展专项调查,了解基层减负工作的落实情况,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问责,只有通过开展专项调查,才能更好的确保减负工作落实到位。

就像想确保双减工作对学生的压力是否有得到减轻,就可以通过检查培训机构的消防设施是否合规,是否在节假日和双休日的时候还在补课、工作。

确保各项工作可以落实到位。

你经历过检查吗?

其实我只在网上看到过照片。

照片中有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们,有拿着卷子明目张胆偷着乐的调皮男同学,还有不知所措臊眉耷眼生怕有一天饭碗不保的可怜打工人。

对于补课机构的检查,我觉得挺没必要的。

并不是说国家不同意补课,家长就没有需求补课。

有需求,就有市场。

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

越是不让干的明令禁止的事,越容易产生暴利。

任何行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而双减,其本质上来讲,只是把那些岌岌可危的劣质补课机构给逐出了市场,而把那些真正对人们有帮助的补课机构留了下来。

除了更加助长了大型补课机构扩张市场份额,也给了大型补课机构削减人员工资的有力由头。

那么从双减的检查再次回到本对策,其实对基层公务员来说,每一次的检查都可以有效的减轻基层的负担,让基层真正可以为民办实事。

把时间都花在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上,它的效果一定是比把时间都花在如何进行应对上级领导,如何溜须拍马要好。

第五点带背over。

总结五点。

一、推进精文减会,二、转变考核方式,三、激发干事热情,四、选拔优秀干部,五、加强监督管理。

总体上来说,就是让基层干部有时间做事(减少冗长会议),敢于为群众做实事(增加容错机制),做事后有正向反馈(转变考核方式),上级严查,如果有人从中捣乱,让基层没有时间为群众做事,就(加强监督管理)。

多管齐下,让基层的负担进一步减轻,并且可以通过各种保证让干部有工作的热情。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希望这篇对策让看到的人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