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如何治理躺平式干部➕对策

如何治理躺平式干部?

一,细化制度内容。

明确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应当及时予以调整,以及调整不适宜担任现任干部的程序,明确依据和规范程序。

二,加强干部监督。

对干部开展绩效考核,对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评定,对不担当不作为干部严格按照要求调整。

三,建立容错机制。

对认真履行职责、真抓实干的干部由于客观原因导致的错误给与谅解,鼓励公职人员敢于履职尽责。

四,强化岗位激励。

完善公务员考核激励制度,按照工作作风、工作实绩、群众评价等对公务员进行等级评价,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五,强化思想教育。

开展理想信念学习,宣传先进干部典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干部宗旨意识和担当精神,转变干部作风。

六,开展人员培训。

针对工作需要,定期开展干部培训,讲授工作方法,安排干部参加实践锻炼,提升干部能力。

——我是带背分割线——

先梳理一下本对策的整体逻辑。

如果你是公务员,现在上面派下来的活是需要让你想办法治理躺平式干部。

或者是现在你们部门有个干部,你知道他正在躺平,需要向上管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有问题,先找制度,如果在国家机关,有人敢明目张胆的躺平,那问题可能最大出现在,制度允许他躺平。

那么针对躺平式干部,就把制度梳理清楚,让人知道他应该怎么做,“细化制度内容”。

加下来继续思考,假如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你在躺平,那无非有两种原因,第一是因为工作太闲了,上面对你没什么业绩指标,所以躺平;第二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了,委派的活你根本完成不了,被迫躺平。

就像一个没有家里支持想在北京买房的农村男娃,漂上几年,发现达成目标太难了,也就躺平了。

被迫躺平。

那么针对第二种,想要做出业绩但是又害怕出错的干部而言,最重要的是需要“建立容错机制”,让干部敢想敢做,真正为群众做实事。

但是具体的是否为观众做了实事,还是需要通过加强监管来考察,监管不到位,没有专人培训他应该做什么事情,这个干部自已对工作的梳理不够清晰,没有明确的规划,都有可能让一切事情流于表面。

所以需要加强干部监管,通过绩效考核,区分履职尽责的干部和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按照不同的等级标准按要求调整。

俗话说的好,要让马儿跑,就要让马儿吃草。

激励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躺平式干部,应该“强化岗位激励”,让干部摒弃掉以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的老思维,养成“甩开膀子加油干”的思想。

与社会上的激励政策相连接。

增设绩效制度,真抓实干,为群众办实事。

要想从根源上治理躺平,首先这需要让干部内化于心,要让干部自已内心深处觉得,自已不可以躺平。

躺平了,饭碗就没了,躺平了,自已的雄心壮志就没办法一展宏图了,躺平了,就完了。

那么要从根儿上治理问题,就需要强化对躺平干部的思想教育,“强化思想教育”,学习党的先进模范代表,让干部对老的革命先烈学习,学习他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学习他们的表率作用。

在强化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的方式是“开展人员培训”,培训,不仅在乡村振兴是万金油,在基层治理同样也是。

培训,是为了让干部们知道自已哪里做的不好,并且为想做好,但不知道如何做的干部们提供方法指导,教他们如何做。

提升干部工作能力。

整体梳理完毕,接下来看细分点,详细对策讲解。

第一点,细化制度内容。

大家自已在公司上班的时候,有没有那种节奏很快的,需要在公司完成的事项很多,而有的时候,不清楚工作具体要求的内容有哪些?

或者有没有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而对于需要做的事情的制度了解的不那么清楚,所以导致的看上去好像像躺平一样。

这件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虽然概率没有真的在摸鱼那么大。

所以,对于这类事情的可能发生,需要做到的是明确依据和规范程序。

知道自已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应该有的程序有哪些,并且知道自已应该依照哪条参考才可以精准做事。

对于制度,如果长时间不用,或者如果对干部的规范过于的粗糙,都有可能会让干部觉得无所谓,对制度没有敬畏心,就不利于管理。

所以,细化制度内容,让干部熟读条例,让干部知道如何更好的服务群众,就显得尤为必要。

第一点带背over。

第二点,加强干部监督。

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在上小学的时候,一般家长管孩子学习,管的就会比较的严,因为小学的内容大多数的家长都是知道应该怎么写,能教,也会教,知道怎么教。

监督的很严,所以大部分小学生的成绩都还是很不错的。

之后到了初中了,家长不懂考试的内容了,管的稍微松了点,但还是在管,所以这个时候,成绩还可以。

高中大部分是寄宿学校,家长只有在周末回家的半天才能管到,而那半天基本上洗洗涮涮就把时间消磨过去了,逃离了家长的监督,老师又只有精力管好那些在学习的班级前面的好学生,面对那些不学的孩子只能采取放任态度,因为实在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

很好,监督力又小了很多,人类的劣根性在此淋漓尽致的体现,没人监督,我就不学了。

还有一类被迫躺平的,一直努力学,一直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没有掌握考试的命门,那成绩上就会一直没有太大的显现。

如果你在一件事上耗费了非常大的心力,但最后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久而久之,又放任自流了一批。

之后,上了大学,分流更严重了。

大学生们天高皇帝远的,完全脱离了家长的监管,但每个月的生活费却雷打不动的打来。

所以,回宿舍打游戏的,上课玩手机的,通宵不睡觉的大学生一抓一大把。

不加强监管,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滩烂泥。

那么如何加强干部监管呢?

对干部开展绩效考核,划定等级,对履职尽责情况评定,如果监管结果下来,有干部是不担当不作为的,那直接没的说,该怎么调整怎么调整。

按规定调整。

就像在私企工作,老板定下的目标没有完成,那么在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发现了考核结果不合格,就应该被调整优化了。

一个意思。

第二点,加强干部监督,带背over。

第三点,建立容错机制。

有的干部,看上去在躺,实际上在卷,有可能看着这个干部整天不在工位上,好像没上班一样,实际呢,可能因为正在做的项目,正在实地走访调研。

那这个干部直接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就开始干了,没有跟任何人说,看上去躺平,实际上真正为民干实事。

那么对于这种认真履职尽责、真抓实干的干部,由于一些类似不会写报告,或者不会写PPT,或者不善于包装自已,不善于跟领导溜须拍马等一系列问题而导致的错误应该给与谅解。

不乱判,不误判,以司法公正的原则面对干部,才能不寒了干部的心,才能更好的让真正想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做出实绩,而不是仅限于案头工作。

基于客观原因,履职尽责,对于干部为群众办实事有着很大的示范作用。

有的时候,并不是干部想躺,而是制度审批流程迟迟通不过,干好了无功干错了有过导致的容错机制不完善,而让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看星星看月亮的干部。

每天上班打卡,不求做出多大政绩,也不想着升官,只想着保住这顶乌纱帽。

针对这种干部,最根本的原因是害怕犯错。

那就建立容错机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俗话说的好,失败是成功之母。

每个人在为老百姓干事的过程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明确的标准说这个人应该怎么做或者这件事应该怎么做,所以,容错机制的设立就尤为重要。

第三点带背over。

第四点,强化岗位激励。

对于岗位而言,完善岗位激励,建立比较完善的激励政策和激励制度,才能让那些真抓实干,调动起那些真正想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公务员们的积极性。

举个例子,假如说,让你来上班,然后上班的过程中一直有各种各样的完成了工作任务就可以获得的小礼品,你是不是会在上班的过程中感受到那么一点点的乐趣?

比如说,今天是元宵节,今天放假,公司在昨天的时候宣布,小零食一律一折出售。

你开不开心。

又比如说,公司直接在下午饭点的时候,为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工位上直接放六个已经煮好的热腾腾的汤圆,你愿不愿意。

还比如,在你过生日的时候,公司会不请自来的给你发微信,让你去人事部领500元的购物卡,作为你的生日犒劳,你愿不愿意为这家公司卖命。

又或者,公司时不常的举办的抽奖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在工作的时候同时可以享受到抽盲盒的乐趣,让你天天都开心上班,快乐工作,你愿不愿意继续在这家公司工作。

那么其实岗位激励也是一样的,工作已经很苦了,那就找点人为的激励让你感受到甜吧。

对于岗位激励而言,其实更多的是你做完了这件事,公司或者机关给予的一些正面的反馈。

而对于这个反馈,又能更加激励你更好的完成岗位职责。

所以,完善公务员的激励制度,按照工作作风、工作实绩、群众评价等对公务员进行等级评价,确确实实的可以帮助和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对于私企员工,一些社会化的激励会比较容易得人心,那么对于公务员来说,有什么是能够比群众的好评,认同,和发自内心的敬意更让人动心的呢。

nothing。

OK,第四点,强化岗位职责,带背over。

第五点,强化思想教育。

宣传先进干部的典型,比如开展学雷锋活动,焦裕禄精神,让这些干部的典型发挥和引领先进示范作用,提升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担当精神,让干部的工作作风得以转变。

让干部们在想为群众做实事的时候眼前有真实的例子,可以激励着他、带动着他,让他知道应该怎么做才可以真正的为老百姓做实事。

在工作作风上,在工作的行为动作上,在工作的稳定性和紧迫性上,都需要提升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担当精神。

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在担当的过程中,做事的过程中,也知道自已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服务人民,服务群众,这样才能在发挥示范作用的基础上,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强化思想教育的最深层次目的是为了转变干部作风。

让干部知道应该如何做事,从内心里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第五点,强化思想教育,带背over。

第六点,开展人员培训。

干部没有为群众办实事,看上去好像躺平,其深层次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他并不具备做这件事的能力,如果要是有培训可以告诉他,做一件事情的标准化动作是什么,或者是想要达成的结果有哪些。

针对工作需要,对干部讲授工作方法,安排干部参加实践锻炼,提升干部的能力。

在开展人员培训的过程中,让干部从内心里感受到组织对自已的成长十分看重,并且把应知应会的事项熟稔于心,相信在参加完培训之后,在干部们之后的实践锻炼和能力上,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第六点带背over。

总结全文对策。

面对躺平式干部,应如何治理?

一、细化制度内容,二、加强干部监督,三、建立容错机制,四、强化岗位职责,五、强化思想内容,六、开展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