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古村进阶路,机遇伴挑战

农门小福宝知识兴家 程岩 3366 字 2025-06-11 16:58

桃花村在解决了染料种植和精盐包装等问题后,各项产业有条不紊地发展着。然而,苏念安并未满足于现状,她敏锐地察觉到,随着周边地区对桃花村染布和精盐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销售模式己经有些跟不上节奏。

这一日,苏念安召集了村里负责销售的几位村民,在染布坊的小院里商讨对策。“咱们现在主要是靠商人们来村子里采购,或者咱们偶尔送去周边城镇。但这样的范围太有限了,我们得想办法把生意做得更大,让更多地方的人知道咱们桃花村的好东西。”苏念安一边说着,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简易的地图。

一位年轻的村民挠挠头,说道:“苏姐,可咱们也不知道更远的地方在哪,怎么把东西卖过去呀?”

苏念安笑了笑,指着地图上一个标记的点说:“我听说离咱们这儿很远的州城,有一个非常大的集市,各地的商人都会汇聚在那里,要是咱们能在那里打开销路,生意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大家听了,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又担心路途遥远,运输不便,货物容易受损。苏念安早有考虑,她说道:“咱们可以和经常来村子采购的商队合作,搭他们的顺风车把货物运到州城。而且,咱们得改进一下运输方式,确保货物安全到达。”

说干就干,苏念安和村民们开始对货物的包装进行加固。染布用厚实的油纸层层包裹,再装入定制的木箱;精盐则用密封的陶罐装好,放进垫了干草的竹篓。同时,她与可靠的商队达成合作协议,支付一定的费用,让他们帮忙将货物运往州城。

一切准备就绪,首批运往州城的货物出发了。然而,几天后,商队传来消息,在途中遭遇了一场暴雨,部分染布还是被雨水浸湿,虽然损失不算太大,但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苏念安立刻召集众人商议,决定在木箱内部加上一层防水的油布,进一步增强防水效果。经过改进包装后,第二批货物顺利抵达州城。

在州城的集市上,桃花村的染布和精盐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商人的目光。染布色彩绚丽、质地优良,精盐颗粒均匀、杂质极少,很快就收到了不少订单。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有商人反映桃花村的染布虽然好看,但款式比较单一,大多是纯色或简单花纹,希望能有更多新颖的款式。苏念安得知后,意识到必须在染布的花样设计上多下功夫。

回到村子,她召集染布坊的师傅们和村里心灵手巧的姑娘们,一起研究新的染布款式。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有的提议印染一些富有故事性的图案,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有的则觉得可以融入当下流行的元素,设计出时尚的花样。

在众人的努力下,一系列新的染布款式诞生了。有以“嫦娥奔月”为主题的染布,画面中嫦娥身姿轻盈,奔向皎洁的明月,周围云雾缭绕,栩栩如生;还有模仿州城流行服饰花纹设计的染布,时尚又新颖。

当这些新款式的染布再次运往州城时,立刻引起了轰动,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桃花村的染布生意在州城彻底打开了局面。

然而,随着生意的扩大,村子里的劳动力再次紧张起来。不仅染布坊需要更多人手制作新款式的染布,制盐工坊为了满足订单需求,也需要增加工人。

苏念安考虑到村子里的劳动力有限,决定从邻村招募一些愿意来打工的村民。她亲自前往邻村,向村民们介绍桃花村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应聘。

新员工入职后,苏念安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对他们进行培训。在染布坊,老师傅耐心地教导新员工如何调配染料、掌握印染技巧;在制盐工坊,工人们传授着制盐的精细工艺和注意事项。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新员工们逐渐上手,桃花村的生产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随着人员的增多,管理上又出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新员工对工作流程还不够熟悉,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小失误。而且,人多了之后,工作纪律也有些松散,有人开始偷懒、迟到。

苏念安意识到,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她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手册,让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操作规范。同时,设立了奖惩制度,对于工作认真负责、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而对违反纪律的员工则进行相应的处罚。

在苏念安的努力下,桃花村的产业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持续发展壮大。看着村子日益繁荣,苏念安知道,未来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她有信心带领村民们一一克服,让桃花村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