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村在与公子哥达成合作协议后,整个村子沉浸在喜悦之中,村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然而,随着合作的推进,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由于公子哥所需的“特色生活套装”数量巨大,以桃花村现有的生产力,要按时完成订单,着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无论是染布还是制盐,大多依靠手工操作,效率极为有限。
苏念安看着堆积如山的订单,陷入了沉思。她深知,若不能提高生产效率,不仅会耽误交货,还可能影响桃花村与公子哥家族商铺的长期合作。于是,她决定再次召集村民们,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在村子的晒谷场上,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一位老染布师傅率先发言:“念安啊,这染布工序繁杂,从选料、染色到晾晒,每一步都急不得,要想提高产量,怕是不容易啊。”
苏念安点点头,她也明白染布工艺的复杂性。这时,一位年轻的盐工站了起来,说道:“苏姐,咱们能不能多找些人手帮忙?邻村有不少闲着的劳动力,或许可以请他们来帮忙赶制订单。”
苏念安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又担心外村人不熟悉桃花村的制作工艺,影响产品质量。她思索片刻后说:“请外村人帮忙可行,但咱们得安排熟练的师傅对他们进行培训,确保产品质量不下降。”村民们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苏念安和几位老师傅开始对外村前来帮忙的村民进行培训。在染布坊,老师傅们耐心地教导外村人如何挑选优质的染料植物,如何掌握染色的火候和时间,以及怎样晾晒才能让染布的颜色更加持久。在制盐工坊,盐工们则传授着制盐的技巧,从盐卤的提取到精盐的结晶,每一个步骤都详细讲解。
然而,培训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外村人对复杂的工艺难以掌握,尤其是染布时对颜色的调配,总是把握不好比例。苏念安和老师傅们便反复示范,手把手地教。经过几天的努力,外村的工人们终于逐渐掌握了要领,开始投入到紧张的生产中。
与此同时,苏念安发现,即使增加了人手,生产效率的提升依然有限。她决定再次对生产工具进行改良。在染布坊,她观察到工人们在搅拌染液时十分费力,而且搅拌不均匀,影响了染色效果。苏念安想起曾经在古籍中看到过一种简单的搅拌器械,她找来村里的木匠,按照记忆中的样子制作出了一个带有长柄和叶片的搅拌器。这个搅拌器可以更轻松地搅拌染液,且能使染液混合得更加均匀,大大提高了染色的质量和速度。
在制盐工坊,苏念安发现盐卤蒸发结晶的过程缓慢,且需要人工时刻照看。她与工匠们一起研究,制作了一个带有通风口和可调节火候装置的特制炉灶。通过调节通风口和火候,可以加快盐卤的蒸发速度,同时也能更好地控制结晶过程,减少了人工照看的时间和精力。
随着新工具的投入使用,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就在大家为按时完成订单努力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桃花村。雨水冲进了染布坊和制盐工坊,许多己经染好的布料被淋湿,部分精盐也因受潮而结块,损失惨重。
苏念安看着被雨水破坏的产品,心急如焚。但她没有慌乱,迅速组织村民们展开自救。大家先将未受损的原料和产品转移到高处,然后开始清理工坊内的积水。对于受潮的精盐,苏念安让盐工们将其重新溶解、过滤,再进行蒸发结晶;对于淋湿的染布,老师傅们则想办法通过特殊的晾晒和处理方式,尽量挽救布料的颜色和质地。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受损的产品大部分得到了挽救。经过这段时间的忙碌,桃花村终于按时完成了与公子哥的订单。当看到一包包精美的“特色生活套装”被装上马车运往远方城镇时,村民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次经历让桃花村的村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要发展壮大村子的产业,不仅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生产方式,还需要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各种突况。而苏念安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她更加坚定地带领着桃花村的村民们,朝着更美好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