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朱棣:天命在我啊,我有个修仙的孙子

“查出了什么了?”

“爹,这次算是钓上来一条真大鱼了,那小子竟然是建文的儿子,叫朱文培,听说是庶子,不过有关建文的消息就很少了,他们知道的就这么多。”

说到这,汉王的神色也有些凝重,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他才没有对朱文培动用私刑。

怎么说他身上也有朱家的血脉,再说了,要用刑也的是老爷子来啊!

朱棣点了点头,沉默片刻开口说道。

“走,去天牢!”

他要亲自审问那位他那好侄子的儿子。

天牢的布置和其他监狱有所不同,它的入口是一口竖井,出入方式只能由缆绳吊着木笼进出。

竖井外还有狱卒在那看守,他们一旦发现天牢内有问题,就是及时砍断绳索,到时候静等禁卫军到来便可。

朱棣带着汉王来到了这,两人顺着竖井缓缓往下,竖并很深,而且越是往下,就愈发的阴冷。

四周还时不时传来一声凄惨的呜咽声,在这种黑暗、充满绝望的环境下,正常人待个几天就会发疯。

但前面都说了,能待在这里的可都是一般人,在这里他们能坚持很久。

扑通一声。

木笼缓缓着地,而前面早有一大群锦衣卫打着火把在那迎接他们。

火把散发的光芒和温度,驱散了一些这幽冷的氛围。

朱棣没有在意,他面无表情朝着走去,他本来就不是什么柔柔弱弱的皇帝。

更何况现在还修行了仙法,这点阴冷他自然是不放在眼里。

天牢的地面全部都是由青石铺砌而成,这也是为了防止犯人逃跑的手段之一。

又因为常年在地下的原因,这些石板都异常的阴冷潮湿,哪怕是穿着鞋,都能感觉那阴冷气息一个劲的想钻进你的脚底。

狱卒都是如此,就不用说那些犯人了,他们整日都要饱受阴寒之苦。

朱棣的身影穿梭在这些牢房之中,以往那些安静的犯人,在看到他后,一个个疯狂起来,对着他就开始破口大骂。

要是换做其他的监狱,光是看到朱棣就瑟瑟发抖了,哪里还敢这么疯狂。

但他们不同,他们就是要求死。

“还这么有劲,看来刑罚还是轻了,再加重一倍。”

汉王瞥了一眼狱卒长,随后跟上了朱棣的脚步。

“是!”

狱卒长慌忙回道,等到汉王跟上,他这才擦了擦脸上的冷汗。

接着,他冷眼盯着那些犯人,这些家伙差点害死他,他心想下次非得好好收拾这些家伙。

朱棣对于那些犯人的狂狂吠没有理会,在他看来就是一群野狗在那乱叫而已。

不多时,他来到一个牢房前。

这间牢房和其他牢房稍有不同,地上更为干净整洁,同时里面还有一床被褥。

看得出来,是特意给里面的人准备的,相比其他的牢房来说,这里可以说是贵宾房了。

朱棣看了眼汉王,汉王这个时候居然理解了他的意思,连忙对着旁边的人招呼一声。

“打开”

很开牢房就被打开,几名禁卫率先进去,之后朱棣和汉王才走了进去。

牢房内,一蓬头垢面的青年缩在墙角,在他不远处的一盘丰盛的食物则是纹丝未动。

朱棣抬了抬手,很快一禁卫就搬来了凳子。

青年也注意到了身后的动静,但他丝毫没有要回头的意思。

朱棣也不急,对着他们摆了摆手,那些禁卫和狱卒就退了下去,没一会牢房内就只剩下他们三人。

“朱文培是吧。”

“文培,好名字。”朱棣看着他笑了笑。

而朱文培却依旧不为所动。

“说起来,按照辈分你应该喊我一声四爷爷,都是一家子嘛,待在这天牢像什么话。”

“你爹在外面想必也过得不舒服,这样,我做主了,把你们一起接到这皇宫来。”

“皇宫多好,咱们一家子好好在一起,有什么话当面说清不就好了,犯不着在背后搞这些小动静,你说是不。”

朱棣看着他打趣说道。

一旁的汉王也是忍不住笑了笑。

“是啊,侄子,咱们一家人有话就好好说嘛。”

这下,朱文培听到这话,忍不住了,他翻过身冷冷的看着朱棣他们。

“谁和你们是一家人?”

朱文培咬牙切齿的说道。

“你们不过一群谋反篡位的逆贼,我爹才是正统!”

朱文培说道。

“说完了?”

朱棣看着他神色没有一丝的变化,若是之前的他心里难免有一些波动,毕竟这一直他心头的一根刺。

尤其这话还是从他那侄子的后人口中说出。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他有朱瞻明,有仙法,可以带领朱家,带领大明久视长生,这事他建文做得到吗?

谁都知道没有千年的王朝,就连当初盛极一时的天朝大唐,不也最后消磨在历史长河中。

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这终归是历史的潮流,因为时代不同,后代的子孙很难拥有他们这批当初打下天下之人的胆识和魄力。

可是,现在他们大明却有希望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他有仙法,有好一个好皇孙。

他们有希望可以长生,到时候只要有他们这批人坐镇,大明的后代子孙就算在无能,他们也能救回来。

就凭这一点,他这位子就做的安稳,就算他的老爹开国太祖皇帝来,也只会夸赞他。

因为只有他才能做到这件事。

朱文培看着面色平静的朱棣,一时间愣了一下,他仿佛想到了当时寝宫发生的事情瞬间闭口了。

“嗯?怎么不说话了?”

朱棣坐在椅子上,着手上的大扳指看着他。

朱文培没有说话。

而朱棣也似平在回想什么,他抬起头,眼里流露出一丝苦涩。

“你们都说我是反贼,哈哈,我不否认,毕竟现在我已经坐在这个位置上了。”

朱棣笑了笑,接着说道。

“可你们有想过没有,他建文当初在位的时候,是怎么对待我们这些叔叔的?”

“他把我们这些叔叔一个个往死路上逼,我想活命,怎么办,只能反了啊!”

“好在上天眷顾,我赢了,你爹他输了。”

说着,朱棣感慨一声,然后看着他神色坚定的说道。

“这就是命!”

朱文培一愣,他竟然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可是,即便这样,你们还有那些朝中的建文老臣,依旧不服我。”

“朕数次亲征瓦剌,他们看不到,朕派遣船队南下宣扬大明国威,他们看不到,朕修筑永乐大典,他们还是看不到。”

朱棣的眼神逐渐锐利起来。

“他们只看到我谋权篡位,既然如此,那我还留着他们干什么,我大明又缺人才。”

“天都认可朕,朕又何须让他们承认!”

朱棣说完,心里顿时舒坦了不少,他看着朱文培。

“那又如何?”

朱文培抬头盯着他说道。

“我承认你做的不错,那又怎么样,你还能在这位子上待几年?”

“到时候你敢保证你的后代不会出现一个昏庸的皇帝?到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这也是命!”

朱文培咬着牙说道,他似乎找到了朱棣的弱点。

是,你是厉害,但你的儿子,孙子、曾孙子就一定会和你一样厉害吗?

听到这话,朱棣不气反笑了起来。

“是,你说的没错,我是不敢保证,强如始皇也有胡亥这等不肖子孙。”

朱棣大大方方的承认了,但随后,他话音一转。

“可是你凭什么认为我活不到那个时候呢?”

说着,他张开手心,一团卷动着灰尘的透明气团在他手中缓缓浮现。

朱文培看到这,眼睛一瞪,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手中的气团。

“你们的眼界也只能看到这,而我远不止于此。”

说着,朱棣缓缓捏爆了手中的气团,接着带着汉王转身就走。

至于,建文的消息,那重要吗?

他来这不过是了断心里的最后一丝杂念罢了,现在好了,他感觉浑身通畅!

在他们离开后,朱文培双眼无神的坐在那,他不理解朱棣是怎么做到的,他更不理解朱棣的这番行为。

但他知道,现在的朱棣不一样了,这头年老体衰的猛虎似乎又一次苏醒了!

“爹,那家伙怎么处置?”

汉王出来后看着朱棣问道。

“留着在这,别让他死了,朕要让他亲眼看看咱们日后的大明!

朱棣低沉一声说道.….

汉王点了点头。

“对了,今日瞻明回来了,你的事情他怎么说?”

朱棣猛的问道。

“瞻明侄子说,明日让我上门,说问题不是很大。”

听到这,朱棣点了点头。

虽然,他平时看着汉王很不顺眼,但心里谁是希望他不要有事的。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还是性格最像他的那个。

第二天。

汉王提着礼物早早就来到了太子府上。

“唉,老二,你看你这,来我这算了,还带什么礼物啊!”

朱高炽看着汉王,一脸责骂的说道,但手却紧紧抓着那礼物。

“应当的,应当的。

汉王笑了笑,也没在意这些细节。

“还愣着干什么,给汉王上茶啊!”

朱高炽接过礼物,对着下人催促了一声。

“嗯?这不是老二嘛,今个怎么又空来我们这,事情都办完了?”

这时,张氏也走了过来。

汉王见状立马起身抱拳说道。

“嫂嫂,最近事务繁忙难得脱身,今日前来特意像嫂嫂道谢。”

看见汉王这郑重的模样,张氏也是一愣,她看了眼朱高炽,坐在他旁边随口说道。

“行了,都是一家人,说个干什么。”

“对对对,还上门道谢,这哪是你汉王的性子,坐下吧。”

朱高炽对他笑了笑。

很快,下人端着一杯热茶走了上来,朱高炽挥了挥手让那些下人退下。

“我说,老二你这伤?”

“老大,今个我就是为这事来的,瞻明侄子说让我今日来找他,他这会是在?”

说着,汉王打量着他们。

“他啊,这会还在睡觉呢。”张氏嘟囔了一声。

“哈哈,那个老二,你别急,我这就让人去喊他起来。”他话刚说完,张氏就瞪了他一眼,他儿子刚从边境回来,还不让他好好睡一觉了?

“别大哥,不用,让瞻明侄子睡会,我这不急的。”

汉王也是明白了,连忙笑着说道。

“爹,娘,嗯!二叔,你怎么来了?”

朱瞻基刚起来,来到这和朱高炽、张氏打一声招呼,看到汉王在这,他愣了一下。

“说什么呢,你二叔就不能来我们这了?”

朱高炽没好气的骂了他一句,然后转头对着汉王笑道。

“小孩子,别介意。”

汉王摆了摆手,他自然是不会在意这些小事情的。

“大侄子,听说你们再草原上干了一件大事啊,把河套的瓦剌给扫了,真有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