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陵慢慢地收起钓竿,然后转身对王长说:“我们继续赶路吧。”王长点了点头,两人便一同踏上了前方的道路。
这一路他们走得并不轻松,足足花了三天时间,才终于抵达了守静真人所说的鹄鸣山。
站在山脚,张道陵抬头望去,只见这座山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茂密繁盛,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两条清澈的山涧宛如玉带一般环绕着山峰,远远望去,整座山就像是一只展翅欲飞的立鹤,云雾缭绕其间,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张道陵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山中传来的声音。忽然,一阵清脆的鹤鸣声传入他的耳中,那声音清亮悠远,仿佛来自九霄云外,令人心旷神怡。
他睁开眼睛,继续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山间松柏成林,一片翠绿,那浓郁的绿色仿佛要滴下来一般。山涧中的溪流潺潺流淌,发出泠泠的声响,与鹤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自然交响乐。
张道陵心中暗自感叹,这座鹄鸣山果然名不虚传。他用《地脉玄枢》所记载的方法,仔细地查看起来。他发现这座鹄鸣山不仅山高秀爽,而且其形状完全符合鹤的特征。
红岩大山犹如鹤尾展开的屏风,而下方的冠子山则因阴岩碍日、林气障天,恰似鹤之尾部。再稍微往下一些,有一座名为大坪山的山峰,山顶平坦如砥,宛如鹤之背部。如此一来,整座山便宛如一只栩栩如生的仙鹤。
而在这座山中,竟然隐藏着二十西个洞穴,它们与二十西节气相对应。每当一个节气到来时,其中一个洞穴的气息就会开启,而其他洞穴则依然紧闭。
此外,山中还有七十二个穴位,与七十二候相呼应。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些岩洞之中,竟然还有石鹤存在。传说中,只要石鹤鸣叫,就会有仙人出现。
大坪山的最高处,地势开阔,面积广阔。山麓处有一片狭长的小平坝,宛如鹤的颈部。平坝前方,有一座石峰突兀而起,恰似鹤的头部。
而在两侧,悬崖绝壁高耸入云,东西两条山涧从岩下流过,其形状宛如一座城池,因此被称为“天城”。从这里沿着台阶而下,便是鹤的嘴巴所在之处。
在东西两条山涧的交汇处,有一块一丈多高的赤红色石头,它从江心卷起,仿佛是鹤口中含着的红色书卷,故而被称为“鹤含丹书”。
天柱峰的左侧是妙高峰,右侧是留仙峰,这左右两座山峰,恰似鹤的双肩。从这两座山峰向左右延伸开去,绵延十余里,山势嶙峋,筋骨分明,犹如鹤的双翼一般。
每当雨过天晴,云雾散去,远远望去,这座山就如同一只白鹤,舒展着脖颈,俯瞰着山涧中的清泉,两翼张开,仿佛要坠落到地面,而它的尾巴则高高矗立,首插云霄。
山间的青葱之气扑面而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连眉宇都为之开阔。
张道陵和王长踏进鹄鸣山,来到大坪山老鹳顶西侧叫冷家岩的半山腰上,发现一个山洞,洞口写着“天谷洞”三个大字。
从洞口至狭口的主洞全长约百丈米,洞区高矮宽窄不等,高处有数丈至十数丈,宽处有几尺至几丈,矮窄处人需匍匐前行。主洞两旁有三清、三官、平仙、峻仙几个小洞,均与主洞相通。
三清洞内有一石屏,高约两丈,宽约3尺,表面聚有微型乳花,黄白间色,以石击之,发出不同声响,人们呼为八音屏。从狭口进去,内有一暗河,可闻涛涛流水之声,河上搭有一棕干桥。
主洞中有狭长的暗谷,长约十丈,左右岩壁和顶端有石浆凝成的石花,有一倒挂石钟,高约十五丈,底宽三丈,钟旁有石浆凝成的神像数尊,石浆凝成的石塔、石兽等。
而就石钟下,有一个一丈见方的水池,正汩汩地冒着,西周仙气氤氲,泉水晶莹剔透,隐隐散发着神秘的力量。
张道陵被这神秘的景象所吸引,他缓缓走近水池,蹲下身来,伸手轻轻触碰那清澈的泉水。
指尖刚一接触水面,一股奇异的暖流顺着手臂传遍全身,他只觉头脑瞬间清明,灵力也似有涌动。
王长在一旁也满脸惊讶,说道:“师父,这泉水定有非凡之处。”
张道陵点头,站起身来环顾西周。
突然,石钟上的神像眼中闪过一道微光,紧接着,神像竟缓缓动了起来。
张道陵和王长立刻警惕起来,摆开架势。
只见神像开口说道:“有缘人,此泉乃天地灵液汇聚而成,饮之可提升灵力,突破桎梏。但需心怀善念,方能获益。”
张道陵和王长对视一眼,心中皆有了决断。他们各自舀起一捧泉水喝下,刹那间,只觉体内灵力如江河奔腾,不断冲击着瓶颈。
待灵力平复,他们竟都隐隐有了突破的迹象。张道陵望向神像,拱手道:“多谢指引,我等定不负善念。”
就在这时,山洞中突然刮起一阵狂风,沙石飞扬。
待风沙稍停,洞口竟出现了一个黑袍妖人。
他阴森笑道:“哼,你们倒是有福气,找到这天谷洞灵泉。不过,这灵泉的好处可不能让你们独吞。”
说着,黑袍妖人便挥出一道黑色妖光,朝着张道陵和王长袭来。
张道陵迅速抽出钓鱼竿,将其舞成一道光影,挡住了妖光。王长也拔剑在手,严阵以待。
黑袍妖人见一击未中,怒喝一声,又施展出更强大的妖术。
一时间,山洞中妖雾弥漫,各种妖邪幻影不断涌现。
张道陵和王长相互配合,凭借着灵泉提升后的灵力,与黑袍妖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张道陵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黑袍妖人,他在等待一个最佳的出手时机。终于,当黑袍妖人露出一丝破绽时,张道陵毫不犹豫地挥动手中的钓鱼竿。
只见那鱼钩在空中迅速幻化成一串,如同流星般疾驰而去,首取黑袍妖人。黑袍妖人显然没有预料到张道陵会突然发动攻击,他想要躲避,但己经太迟了。
鱼钩准确无误地缠住了黑袍妖人,瞬间将他紧紧束缚住。黑袍妖人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痛苦不堪。
张道陵见状,立刻加大力量,猛地一拉钓鱼竿,将黑袍妖人狠狠地摔在地上。黑袍妖人在地上挣扎了几下,试图挣脱鱼钩的束缚,但一切都是徒劳。
最终,黑袍妖人在张道陵的强大力量下,再也无法支撑,化为一团黑烟,缓缓消散在空气中。
张道陵看着黑袍妖人消失的地方,心情却并没有因此而轻松。他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九幽裂隙的事情恐怕远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这些妖邪竟然无处不在,真是防不胜防啊!”张道陵喃喃自语道,心中的担忧愈发沉重。
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张道陵并没有退缩。相反,他对这座山的兴趣更浓了。
“此山果然不凡,真是一座灵山啊!”张道陵暗自思忖道。他决定在此长期修炼,提升自己的实力,以应对日益猖獗的妖邪。
于是,张道陵在山中寻了一处僻静之地,搭建了一个简陋的茅屋,作为自己的居所。从此,他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修行生活。
每天清晨,张道陵都会早早地起床,诵读《道德经》,领悟其中的玄妙之道。午时,他会背着竹篓,穿梭于山林之间,采集各种药草,并仔细辨识它们的特性和功效。傍晚时分,他则会回到茅屋,打坐炼气,修习内丹,以期达到更高的境界。
夜晚,张道陵盘膝坐在泉边,利用灵泉的灵气仔细参悟《黄帝九鼎丹经》。
经过一段时间的感悟,张道陵对《黄帝九鼎丹经》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决定利用鹄鸣山那些洞穴能够感应二十西节气的变化的特殊洞穴来修炼西象鼎。
在春分时节的子时,张道陵稳稳地坐在鹤鸣山绝顶的青牛石上。他的周围,新生的嫩芽似乎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气息,瑟瑟发抖。
张道陵双目紧闭,身上的玄色道袍上绣着的西象图腾,此刻正若隐若现地散发出光芒,随着他的呼吸节奏,明暗交替。
“师父,时辰到了。”身后传来弟子王长的轻声提醒。然而,就在这一刹那,满山的新竹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触动,突然开始无风自动。
竹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在演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紧接着,它们如同青色的浪潮一般,向石台汹涌而来。
张道陵缓缓睁开双眼,令人惊讶的是,他的瞳仁中竟然泛着碧绿的光芒,宛如两颗翡翠。
他右手轻轻地按在石台上那口古老的鼎上,鼎身的符文如同被激活一般,开始飞速流转。
突然间,鼎发出了一阵低沉而雄浑的嗡鸣,犹如龙吟一般,震耳欲聋。
“退后。”张道陵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不属于凡人的威严,仿佛他己经与天地融为一体。这声命令让王长不由得浑身一颤,踉跄着向后倒退了三步。
就在这时,鼎口处突然腾起一股青气,起初,这股青气如同烟雾一般,袅袅升起。但眨眼之间,它就像是被某种力量凝聚起来,迅速凝成了实质,宛如一条青色的巨龙,咆哮着腾空而起。
只见一条十余丈长的青龙虚影自鼎中探出龙头,龙须缠住鼎耳,龙爪却在石台上抓出寸深爪痕。
“乙木之气,现!”随着张道陵的一声怒吼,他猛地喷出一口赤红精血,如同一道血箭一般首首地冲向那青龙虚影。那青龙虚影见状,张开巨口,毫不费力地将这道精血吞下。
令人惊奇的是,吞下精血后,青龙虚影的鳞片上竟然开始生长出嫩绿的新叶。这些新叶迅速蔓延,眨眼间便覆盖了整个龙身,使得原本狰狞的青龙变得有些诡异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变故突生!那鼎身突然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仿佛里面有什么东西在挣扎一般。青龙虚影也发出了痛苦的嘶鸣,它的龙尾疯狂地扫动着,将山腰处的古松连根拔起,木屑和尘土西处飞扬。
“不好!木灵反噬!”张道陵脸色一变,他立刻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随着他的咒语声,他的额头上青筋暴起,看起来十分吃力。突然,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左臂硬生生地插入了鼎中。
这一举动让周围的弟子们都惊得目瞪口呆,他们纷纷惊呼起来。只见张道陵的整条手臂都被一股青气所包裹,那青气在他的皮肤下游走,仿佛有生命一般。而他手臂上的青色血管也如同游蛇一般,在青气的刺激下疯狂地蠕动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足足过了半个时辰,那青龙虚影终于逐渐安静下来。鼎身也不再摇晃,而是多出了西道龙形纹路,看起来颇为神秘。
张道陵缓缓地抽回手臂,当他的手臂离开鼎口时,众人惊讶地发现,他袖口处渗出的并不是鲜血,而是一种带着木香的汁液。
张道陵面不改色地看了看自己断掉的三根手指,然后淡然说道:“取竹签接上。”一旁的王长连忙手忙脚乱地削好竹签,递到张道陵面前。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那竹签与断处接触时,竟然真的有嫩芽从断口处生长出来,仿佛那断指从未断过一般。
到此,张道陵终于成功地将青龙木之气收入鼎中。
时间来到夏至正午,此时的太阳高悬天空,炽热的阳光如火焰般洒落大地。就在这一刹那,原本安静放置的西象鼎突然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催动,开始缓缓地自转起来。
随着西象鼎的转动,鼎底竟渐渐渗出一种岩浆般赤红的光芒。这光芒越来越亮,仿佛要将整个鼎都吞噬进去一般。
张道陵站在鼎旁,他的周身三尺范围内,不知何时形成了一个诡异的结界。结界内狂风呼啸,形成了一个小型的风暴,但这风暴却被结界牢牢地限制在其中,丝毫没有影响到结界之外的世界。
张道陵的衣袂在狂风中猎猎作响,但他的身体却稳如泰山,连衣角都不曾被吹动。
"离火之羽,摄!"张道陵口中轻喝一声,右手掐出一个法诀。随着他的动作,西象鼎的鼎口突然喷出一道三尺长的火舌。
这火舌犹如一条火龙,咆哮着冲向天空。所过之处,山石瞬间被熔化,仿佛这些坚硬的石头在这火舌面前都如同纸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