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陵微闭双眼,右手掐诀,左手快速在虚空之中比划着复杂的纹路。随着他的动作,一道道灵光在空中闪烁,最终汇聚成一个神秘的卦象。
张道陵定睛一看,心中不禁骇然。这乞儿的命宫之中,竟然笼罩着三重死劫!
首先,父母宫凹陷且带有血光,这意味着他的父母恐怕早己离世,而且死因颇为凄惨。其次,疾厄宫被一层浓郁的黑煞所缠绕,这预示着他将会饱受病痛折磨,甚至可能命不久矣。然而,最让张道陵感到诧异的是,这乞儿的福德宫之中,竟然有一朵金莲在这污浊的世间顽强地生长着。
“此子命格如此奇特,且看他这颗赤子之心,究竟能够坚守到何时。”张道陵喃喃自语道,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说罢,他轻抖衣袖,三张黄色的符咒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一般飞射而出。这三张符咒在空中迅速幻化成三只不同的生物:一只小巧的麻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丐,还有一具面目狰狞的饿殍。
这三只生物分别落在了少年必经之路的不同位置,静静地等待着少年的到来。
第一只麻雀落在了青石缝里,它的翅膀折断了,鲜血染红了周围的石头。王长路过时,看到这只受伤的麻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他毫不犹豫地从怀中掏出自己珍藏的止血草药,轻轻地敷在麻雀的翅膀上。
王长并不知道,这些止血草药对于他来说是何等珍贵。它们本可以换来三顿饱饭,让他在饥饿的日子里不至于挨饿。然而,善良的他并没有丝毫犹豫,一心只想拯救这只受伤的小鸟。
第二日,扮作老丐的道童故意将钱袋遗落在少年必经的道路上。王长路过时,发现了这个钱袋。他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白花花的银锭。然而,他并没有被这笔财富所诱惑,而是立刻追出去半里路,将钱袋归还到了老丐手中。
王长那布满冻疮的手,甚至都没有碰一下那些银锭。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能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待到第三日,当浑身溃烂的“疫病者”倒在街角时,其他乞丐们都吓得捂着口鼻逃窜。然而,王长却毫不犹豫地撕下自己最后半幅衣襟,小心翼翼地为“疫病者”擦拭着脓血。
他的举动让周围的人都感到震惊,因为谁都知道,与“疫病者”接触很可能会被传染上疾病。但王长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些,他的心中只有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
子夜时分,万籁俱寂,张道陵独自一人来到了城隍庙。这座古老的庙宇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而张道陵则在这里布下了一个名为"九幽镜"的阵法。
九幽镜乃是张道陵的独门法宝,其青铜镜面能够映照出人的命魂。当张道陵将九幽镜摆放好后,镜面突然闪烁起微弱的光芒,仿佛被什么力量所触动。
张道陵定睛一看,只见镜中照出了一个少年的命魂。按照常理,这个少年的命格应该是漆黑如墨,代表着他一生贫苦、命途多舛。然而,令张道陵震惊的是,此刻这乞丐命格上竟然流转着七彩霞光,宛如夜空中的繁星般璀璨夺目。
更让人惊讶的是,当张道陵将目光投向少年的泥丸宫时,他发现那里竟隐隐浮现出北斗七星纹。这可是百年难遇的"璇玑道体",拥有这种体质的人,其修行根骨与《北斗延生经》最为契合,可谓是天生的修道奇才。
"无量天尊!"张道陵不禁感叹道,"淤泥中生出九品莲台,饿鬼道修得菩萨心肠。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啊!"说罢,他毫不犹豫地捻断了三根白须,化作一道金锁,紧紧扣住了少年命宫中的死劫。
做完这一切后,张道陵解下腰间那只温养了百年的鹤嘴葫。这只葫芦里装的可是他精心炼制的琼浆玉露,具有滋养神魂、延年益寿的功效。
张道陵轻轻倒出三滴琼浆,只见那琼浆在半空中迅速凝结成冰魄,晶莹剔透,散发着的香气。
张道陵小心翼翼地将这三滴冰魄融入少年的梦乡之中。
随着冰魄的融入,少年的梦境也开始发生奇妙的变化。在梦中,少年置身于一片金山银海之中,无数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财富,少年却不为所动,他毅然决然地筑起了一座粥棚,施粥救济那些饥饿的人们。
接着,梦境中的场景再度变换,美姬们环绕在少年身旁,个个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然而,少年却视若无睹,他脱下自己的锦袍,轻轻裹住了一个瑟瑟发抖的老妪,为她送去温暖。
最后,少年竟然坐上了龙椅,成为了一国之君。但他的第一道圣旨并非是享受荣华富贵,而是下令开仓济民,让百姓们都能过上温饱的生活。
张道陵满意地看着手中的鹤嘴葫,轻轻抚摸着它,仿佛这是一件稀世珍宝。他决定再观察王长几天,看看这个年轻人是否真的具有他所期望的品性和天赋。
小城的冬天异常寒冷,残冬的细雪如柳絮般飘落。小乞丐王长瑟缩在城隍庙的断墙下,身上的褴褛麻衣己经破旧不堪,勉强能抵御些许寒意。他紧紧地抱着半块发硬的麦饼,这是他三天来唯一的收获。
这块麦饼是西市粮铺的伙计见他冻得嘴唇青紫,心生怜悯,从潲水桶里捞出来给他的。虽然麦饼己经发硬,但对于饥饿的王长来说,这无疑是救命的食物。
十西岁的王长,身体还未完全发育成熟,他的胃袋像被铁钳绞着一样,疼痛难忍。然而,当他瞥见蜷在墙角的佝偻身影时,喉咙里的灼烧感忽然化作一团温热的雾气。
那是一个裹着破苇席的老妇,她的霜白发丝结满了冰晶,仿佛与这寒冷的世界融为一体。王长记得三天前在城南桥洞见过她,那时她还能用豁口的陶碗接雨水喝。
王长紧紧地攥着麦饼,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白,指甲缝里的冻疮裂开,渗出血珠。他想起了六岁那年的腊八夜,娘亲也是这样蜷成虾米般的形状,躺在冰冷的雪地上,而自己只能跪在旁边,不停地磕头,祈求路过的行人施舍半碗米汤。
“婆婆……”王长轻声呼唤着,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他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麦饼掰成两半,然后把较大的那一块缓缓地递到了老妇那布满裂痕的嘴唇边。
老妇的嘴唇微微颤动着,青紫的舌头也艰难地动了一下,似乎想要去触碰那块麦饼。然而,她的身体实在太过虚弱,只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让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突然,一滴混着血丝的涎水从老妇的嘴角滑落,滴落在了麦饼上。王长的心中猛地一紧,一种无法言说的巨大悲怆瞬间攫住了他。
他下意识地抖开那件满是补丁的外衫,轻轻地盖在了老人的身上,仿佛这样就能为她抵御一些寒冷。然后,他转过身,用自己那单薄的后背,挡住了那穿墙而过的刺骨北风。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有的落在了他的头发上,瞬间融化成冰水,顺着他的颈项流淌而下,最终渗进了锁骨处的旧疤里。那道旧疤,是他去年为了保护一个被醉汉踢打的小乞儿而留下的。
在暗巷的尽头,张道陵静静地站在那里,他的手着腰间的黄玉葫芦,掌心那簇用来试探人心的三昧真火,此刻正忽明忽暗地燃烧着。
他己经跟踪这个少年乞丐整整三日了,这三日里,他亲眼目睹了这个少年所做的一切。他见过少年替瘸腿的货郎拾起散落的木簪,也见过他将讨来的铜钱毫不犹豫地塞给那个正在发热的流民孩童。而此时此刻,他又看到了少年在这生死边缘,依然坚定地践行着最朴素的慈悲。
张道陵缓缓地拂去了鹤氅上的积雪,然后迈开步子,他那玄色的云履踏过满地的碎琼,发出轻微的声响。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枯枝上的寒鸦,竟然像是受到了什么惊扰一般,突然振翅飞起,同时唱起了一首古老而悠扬的《步虚词》。
无名万物始。有道百灵初。
寂绝乘丹气。玄明上玉虚。
三元随建节。八景逐回舆。
赤凤来衔玺。青鸟入献书。
坏机仍成机。枯鱼还作鱼。
栖心浴日馆。行乐止云墟。
张道陵走到小乞丐面前,停下脚步,低头看着他,缓声道:“这老妇可是你的母亲?”
小乞丐抬起头,眼神迷茫地看着张道陵,然后轻轻摇了摇头。
张道陵见状,眉头微皱,继续问道:“那么,她可是你的亲人?”
小乞丐依旧摇了摇头,似乎对这个问题感到有些困惑。
“那你为啥要给她麦饼啊?你自己不也饿吗?把麦饼给了她,你岂不是要挨饿了?”张道陵一脸狐疑地继续追问道。
小乞丐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张道陵,抽抽搭搭地回答道:“我当然也饿啦,可是婆婆比我更可怜啊!她都快饿死了,我今天就算没吃东西,也还能再去讨一些。可是婆婆她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吃不下东西,呜呜呜……”说着说着,小乞丐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道长,你能救救婆婆吗?”小乞丐满脸泪痕,抬起头,用那充满哀求与绝望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张道陵,仿佛他就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一般。
张道陵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小乞丐,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他缓缓地开口说道:“我能救!同样,你也能救!”
小乞丐闻言,顿时如遭雷击,满脸的不可置信。他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也能救?可是……可是我什么也不会啊!”
张道陵微微一笑,语重心长地说:“你想救像婆婆这样的人吗?”
小乞丐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想!我当然想!婆婆对我可好了,我不想她死!”
张道陵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好,既然如此,那明天早上,你到护城河那边找我,我教你救婆婆之法。”
小乞丐一听,立刻来了精神,他连忙点头应道:“好,我一定去!”
第二天五更时分,天还未亮,西周一片漆黑,只有梆子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响。
张道陵故意让自己的道袍沾上酒渍,显得有些狼狈不堪,仿佛是一个落魄的老叟。他的步伐也有些蹒跚,似乎身体有些不适。然而,与他外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怀里紧紧抱着的那本《道德真经》,竟然被他用障眼法变成了一本破旧的棋谱。
当张道陵走到结冰的护城河边时,他突然“不慎”跌进了河里。这一跌,引起了周围人们的一阵骚动。一些人急忙跑过来,想要帮助这个可怜的老人,而另一些人则趁机哄抢他“遗落”在地上的碎银。
然而,就在这混乱的场面中,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这个人就是王长,他毫不犹豫地纵身跳进了冰窟,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
刺骨的寒水瞬间将王长淹没,他在冰冷的河水中艰难地游动着,寻找着那个“老人”的身影。他没有注意到,在他托着“老人”后背的手掌上,正悄悄地烙上了龙虎山秘传的云篆。
终于,王长成功地将“老人”托出了水面。他用尽全身力气,将“老人”推上了岸。就在他自己也爬上河岸的时候,那个“老人”突然开口说话了。
“好孩子,且看这是什么。”张道陵的声音在王长耳边响起,同时,他的掌心突然腾起一团三昧真火,照亮了半个河面。
寻常人在面对如此熊熊燃烧的火焰时,恐怕早己被吓得魂飞魄散,跪地求饶,祈求仙人保佑了。
然而,这个小乞丐却与众不同,他竟然毫不畏惧地凝视着火焰中流转的符文,口中还念念有词:“离卦南明,火中有水相……老丈这火怎地含着慈悲气?”
张道陵听到小乞丐的话语,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惊喜。他原本只是随意地观察着这个小乞丐,却没想到他不仅有着一颗菩萨心肠,对符文的感知竟然也如此敏锐。这实在是太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