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发展遇棘,齐心破难向新程

农门小福宝知识兴家 程岩 3198 字 2025-06-11 16:58

联合村落在苏念安的带领下,按照既定计划全力推进各项发展工作。然而,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诸多难题如荆棘般横亘在眼前。

在防御工事重建方面,尽管村民们热情高涨,积极采集石块、冶炼金属,但材料运输却成了大问题。通往山中采石场和矿场的道路狭窄崎岖,大型石块和沉重的金属难以顺利运送,严重拖慢了围墙建造进度。负责此项工作的老张村长为此愁眉不展,向苏念安汇报时满脸无奈:“苏姑娘,这路不修好,材料运不进来,围墙加固就没法按时完成啊。”

苏念安深知道路对于整个重建计划的重要性,她实地考察后,果断决定组织村民拓宽并修缮道路。于是,一部分原本参与采集材料的村民转而投入到道路修建中。大家拿着锄头、铲子,齐心协力地拓宽路面,填补坑洼,用碎石子和泥土夯实道路。

与此同时,武器装备改进工作也陷入了困境。工匠们虽有创新的想法,但在研制连续发射弩机和优化黑火药武器装填方式时,遇到了技术瓶颈。连续发射弩机的机械结构设计极为复杂,多次试验都无法实现稳定连续发射;而黑火药武器装填方式的优化,也因黑火药的敏感性而困难重重,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爆炸。

负责武器研发的工匠们聚在工坊里,日夜钻研图纸,反复试验改进。年轻的工匠小李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我们能不能在弩机上设计一种弹匣式结构,提前装填好弩箭,通过机械装置实现自动推送和发射?”大家听后觉得可行,便围绕这个思路开始尝试。然而,在制作弹匣和联动装置的过程中,又遇到了材料强度和精度的问题,制作出来的部件要么容易损坏,要么无法精准契合。

在战术训练方面,尽管邀请了常胜军将领来传授经验,但村民们在实际演练中,仍难以灵活运用所学战术。不同小组之间的协同配合不够默契,面对复杂多变的模拟战场情况,常常出现混乱。负责训练的教头心急如焚,向苏念安诉苦:“苏姑娘,大家训练都很认真,可一到实战演练就状况百出,这可怎么办?”

经济发展同样面临挑战。贸易小组前往周边城镇寻求合作,却发现其他地区也在发展类似的经济作物和手工艺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且,一些城镇对联合村落的品牌认知度极低,推广工作困难重重。贸易小组的成员们沮丧地回来汇报:“苏姑娘,我们跑了好几个城镇,人家对咱们的产品兴趣不大,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品牌推广也不顺利。”

面对这一系列难题,苏念安没有丝毫退缩。她先来到道路施工现场,鼓励正在劳作的村民:“乡亲们,这路是咱们联合村落发展的命脉,大家再加把劲,等路修好了,材料就能顺利运进来,围墙就能早日加固完成,咱们村子就更安全了!”在她的鼓舞下,村民们士气大振,加快了修路的进度。

随后,苏念安赶到武器工坊,与工匠们一起探讨解决方案。她仔细查看了连续发射弩机的设计图纸和试验样品,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我们可以尝试用更坚韧的钢材来制作弹匣和联动装置,同时请村里擅长精细工艺的老匠人来帮忙,提高部件的制作精度。”对于黑火药武器装填方式的优化,她建议:“能不能设计一种类似于漏斗的装填工具,既能保证黑火药快速装填,又能降低危险?”工匠们听后深受启发,立刻按照新的思路继续试验。

在战术训练场地,苏念安亲自参与演练,观察村民们的问题所在。她组织各小组负责人开会,强调协同配合的重要性,并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增加小组之间的磨合训练次数,针对不同战场情况进行专项演练。

对于经济发展问题,苏念安召集贸易小组和擅长手工艺的村民,共同商讨品牌打造和产品差异化策略。“我们要突出联合村落产品的特色,比如把我们在战争中使用的黑火药元素、弩机造型等融入到手工艺品设计中,体现我们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同时,在推广方面,我们可以先从周边关系好的城镇入手,举办产品展示会,邀请当地的商家和百姓来体验我们的产品。”

在苏念安的带领下,联合村落的村民们众志成城,积极应对一个又一个挑战。虽然发展之路依旧艰难,但他们坚信,只要团结一心,就一定能突破困境,让联合村落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