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安的手指刚触到账本,破庙外突然传来巨石滚落的闷响。林悦脸色大变:"是村民的牛车!"话音未落,庙门轰然倒塌,黑鹰帮帮主提着鬼头刀闯进来,刀锋还滴着血。
"小娘们儿挺会钻空子。"帮主一脚踢翻供桌,"把账本交出来!"苏念安迅速将账本塞进衣襟,反手抓起香灰撒过去。帮主闭眼的瞬间,阿福抄起供桌上的青铜香炉砸向他面门。
三人借着混乱冲出破庙,却见二十多个黑衣人堵住去路。苏念安急中生智,将账本抛向空中:"谁拿到归谁!"黑衣人们果然争抢起来,帮主气得怒吼:"都给我住手!"
趁乱之际,苏念安拽着林悦钻进庙后的密道。地道里弥漫着霉味,石壁上嵌着几盏豆油灯。阿福突然压低声音:"前面有光!"出口处竟是个堆满火药桶的山洞,桶身上印着"神机营"的字样。
"这是..."林悦话音未落,地道突然剧烈震动。苏念安看到洞顶裂缝渗出雨水,瞬间意识到危险:"快!这些火药遇水会爆炸!"三人跌跌撞撞往外跑时,身后传来帮主的狞笑:"既然拿不到账本,就陪老子一起死!"
千钧一发之际,老族长带着家族护卫破门而入。他甩出铁蒺藜缠住帮主,大声道:"带账本先走!"苏念安抱着账本冲出土洞,回头看见老族长被帮主的鬼头刀划破肩头,鲜血染红了衣襟。
回到家族宅院时,天己蒙蒙亮。苏念安将账本摊在檀木桌上,发现里面记载着黑鹰帮与京中权贵的交易,其中一页画着错综复杂的河道图,标注着"郑和宝船沉没处"。
"这和虎符上的星图..."林悦突然掏出玉牌,发现背面的纹路与河道图惊人相似。老族长裹着纱布走进来:"当年建文帝的宝藏传说,确实与郑和船队有关。"他指着账本最后一页的"永乐通宝"印记,"这些钱被用来打造兵器,资助藩王叛乱。"
苏念安心中一凛,突然想起染坊里的褪色布料——那批布料正是用"永乐通宝"暗纹包裹的。她连夜赶回渔村,在染缸底发现被海水腐蚀的半枚铜钱。李氏颤抖着从针线筐里掏出个布包:"这是你爹临终前塞给我的..."
布包里是块残缺的航海图,边缘还带着焦痕。苏念安将其与账本上的河道图拼接,发现完整的航线竟指向渔村外的无名小岛。更令人震惊的是,岛上标注着"染作局旧址"——那正是三年前被官兵焚毁的皇家工坊。
"安姐,有人送东西来!"小石头抱着陶罐闯进来,罐子里泡着染坊的木塞。苏念安将木塞浸入海水,浮现出与玉牌相同的星图。她突然明白,染坊的木塞、虎符、玉牌、航海图,共同组成了寻找宝藏的钥匙。
当天夜里,苏念安带着阿福划船来到无名小岛。月光下,废弃的染作局遗址泛着诡异的蓝光。阿福突然指着断墙上的壁画:"这不是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吗?"壁画中的宝船正在倾倒货物,海底隐约可见宝箱的轮廓。
苏念安蹲下身,发现壁画下方有个凹陷的石槽,形状与玉牌完全吻合。当玉牌嵌入的瞬间,整个洞窟开始剧烈震动。阿福突然指着海水惊呼:"安姐,涨潮了!"汹涌的海水倒灌进来,壁画缓缓升起,露出藏在墙后的青铜大门。
门上布满海蛎壳,却刻着清晰的"染作局"三字。苏念安试着转动门环,门内突然射出冷箭。阿福眼疾手快地推开她,自己的衣袖被划出一道血痕。"机关!"苏念安想起染缸的固色工艺,试着将不同颜色的贝壳粉撒在门缝处。
当撒入靛蓝粉时,青铜门突然发出低沉的轰鸣。门缝中渗出海水,将贝壳粉冲刷成星图的形状。门缓缓开启,露出堆满青花瓷的密室。阿福拿起一个瓷瓶,瓶底刻着"永乐元年"的字样。
苏念安的手指抚过冰冷的瓷器,突然发现每个瓶身上都有细微的刻痕。她将油灯凑近,看到刻痕组成的竟是染布的配方。更令她震惊的是,这些配方与她改良的"海天一线"技法惊人相似。
"安姐,这里有封信!"阿福从瓷瓶堆里抽出泛黄的信纸。苏念安展开一看,是染作局最后一任掌事写给女儿的遗书:"吾儿,若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我们的计划成功了。建文帝的宝藏就藏在这些瓷器中,用染布秘方守护..."
海水突然暴涨,密室开始进水。苏念安将信纸贴身藏好,与阿福抱着几个瓷瓶往外跑。当他们划船离开小岛时,身后传来闷雷般的响声——青铜门在海水中缓缓闭合,将所有秘密重新封存。
回到渔村时,天己大亮。苏念安看着染坊里晾晒的蓝布,突然明白:真正的宝藏,或许就藏在这些平凡的日常里。她将青花瓷瓶埋进染缸底,继续教村民们制作新的染料。至于账本里的秘密,她决定暂时隐瞒——在这个暗流涌动的时代,有些真相还是让它沉睡海底为好。
傍晚,苏念安蹲在染缸前,看着靛蓝色的染液倒映着渐暗的天色。远处传来小石头朗朗的读书声,海风带来渔村特有的烟火气。她知道,属于苏念安的古代生活,仍将在这染缸与学堂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