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红透了的耳根!

“走吧,我送你回家。”

临走的时候,江行简又看见了柜台里有芝麻糖和酥油小饼干,顺手称了两斤。

于是,两人走出供应科时。

江行简右手拎着满满当当的东西。

沈晚柠两手空空。

“大哥,我来拿吧。”

“不用。”江行简躲开她的手。

沈晚柠:“……”

怎么办?走过路过的人都在看他们俩!不自在啊!

江行简如同来时一般,走在她前面半步,帮她挡住直射的午后阳光。

走出几步,没有听见身后的脚步声,他回头。

看见了沈晚柠红透了的耳根。

在阳光下,不知为何显得异常可口。

让他想要咬一口。

江行简心下“咯噔”,赶忙移开目光,眼神慌乱。

催促:“小柠,天气热,我们走快点。”

“哦哦,好!”

沈晚柠赶忙跟上。

——

苏软软回到练功房,高高抬起腿,压在墙上固定着的横杠上。

细长笔直的双腿拉成一条直线,她伸手去握脚踝,上半身压了下去。

动作利落,眼神却空洞。

刚才吃饭时的一幕幕,一遍又一遍地在她脑海中浮现。

喜欢一个人,对他的每一分变化都能察觉。

江行简不该是这样的……

他应该冷漠、严肃、不苟言笑。

他面对女人时,应该面无表情,毫不犹豫地拒绝。

是的。

苏软软已经被拒绝过一次了。

苏软软是文工团的女兵,每年她们都会到各大军区去演出,去年,她去了驻扎在中部地区的27团。

见到了坐在观众席中间位置的江行简。

第一眼,她就看中了他。

江行简,长相俊美,身姿挺拔,为人正派。

再一打听,他竟然刚从战场上下来,并且立下了重大功劳,被授予国家一级战斗英雄。

并且破格提拔为了团级军官。

和平年代,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人能够如此年轻就当上一团之长。

当苏软软听见勤务兵朝他敬礼,恭敬地喊“首长好”的时候,“要嫁给他”这个念头就如同雨后的春笋,深深的在她心里扎了根、冒了尖。

“软软,你都不休息的吗?!大中午的,你竟然还在这里压腿!还让不让人活了!”

身后传来的哀嚎声打断了苏软软的回忆,她转头看去,见是同队的两个女兵。

“你们来了?”

“嗯呢。”说话的女孩长长的叹了口气,拖着步子走到她身边,也抬起了腿。

苏软软挑眉:“发生什么事了?怎么无精打采的?”

“哈哈哈,说起来就好玩。”

另外一个女孩促狭的笑。

“不是说供应科来新皮鞋了吗?正正好是小云能穿的36码,我一早就催她赶紧去领。

她呢,总说不急不急,说咱们院里就没有脚这么小的。别人都穿不了,这鞋肯定是她的。

哈哈哈,但是就刚才,我们俩到供应科一问……

你猜怎么着?鞋已经没了!哈哈哈哈,笑死我了!看她下回还敢拖沓不?”

叫小云的姑娘耷拉着脑袋:“算我倒霉。谁能想到呢……江团长!一个大男人!竟然会申领一双36码的女士小皮鞋!!!!啊啊啊!想不通啊!”

苏软软身体猛地一震:“你说什么?是江行简领的鞋子?”

“对啊!就是他!你说他领女士鞋做什么呀?”

她们俩去供应科,和里面的勤务兵软磨硬泡了好久,才知道是江行简领走了那双鞋。

其他的细节,勤务兵是绝对不可能说的。

她们好奇不已,可是也不敢真的冲到江行简面前,去问他。

谁不知道江团长,面冷、心也冷,严肃着呢!

“唉?”小云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她转头看向苏软软,眼中的八卦神情怎么也掩盖不住。“软软,江团长是不是给你领的?”

她们团里的人都知道苏软软喜欢江团长。

她边上的姑娘赶忙戳她,朝她拼命使眼色。

小云被她戳的身子一歪,嘴比脑子快:“不对啊,软软穿不下。她是38码的脚。”

苏软软脸色难看极了,双手猛地用力,放下腿,拿起搭在边上的外套就走。

“唉!软软,你去哪儿呀?马上就要训练了!”

文工团女兵们只要没有外出任务,每天都要在队长的带领下练功。

劈腿、翻跟斗、跳马,每一样都是必须日夜勤练,才能保持好状态的硬功夫。

——

“月光色,女子香……过情关,谁敢闯……”

沈晚柠心情好极了,哼着自已最喜欢的曲子,打开了210室的大门。

今天出门一趟,确定了自已的工作,又得到了一双漂亮的皮鞋,还有两件衬衫。

在这个年代,简直是过年也达不到的幸福程度。

她过来的路上,正好看见供销社门口放着好几筐咸鸭蛋,每人限量十个,需要付二两肉票。

咸鸭蛋,大家都喜欢吃,但是一听说要用肉票买,又不太愿意了。

鸭蛋怎么能跟肉比?

于是,围观的人多,买的人少。

沈晚柠却兴奋得很,冲进去买了十个。

她正愁不知道该做什么回报大哥呢,这咸鸭蛋正好能做蛋黄酥啊!

七十年代也不知道有没有蛋黄酥这个东西,反正她在安元市没有见到过。

进了屋。

放下东西,沈晚柠先把布鞋拿到水龙头下面刷干净,晒在后窗外。

她又把两件的确良衬衫都试穿了。

“腰身宽了很多,可以裁剪些布料出来。”

她低头,用滑石粉标记了位置。

是不是好奇沈晚柠为什么会喜欢“的确良”?毕竟它比起棉布来说,透气性可差多了。

“的确良”确实有各种缺点,但是那是对后世来说的,后世布料创新层出不穷,大家选择性也非常多,对于透气性差的涤纶面料——的确良,多是嫌弃的。

放在这七十年代,的确良却是大家最爱的布料,因为它足够鲜亮,并且不易皱、不变形。

七十年代的棉布稍微动一动就皱巴巴,根本不实穿,而且大部分都是粗棉,只有极少数的细棉。

细棉布才柔软贴肤,价格也高得不行,普通人根本买不起,也买不到。

细棉布,都是拿来做贴身内衣的。

这么两相一对比,是不是就能了解沈晚柠的兴奋了?

她这段时间穿的衣服都是灰扑扑的,这两件衬衫却是纯白色带着小碎花。

一个飘蓝花,一个飘粉花。

“没有坏布料,只有坏裁缝!”

沈晚柠哼哼着,脱下衣服,重新打开房门,搬了条凳子,坐到门口。

借着外面的光,开始拆衣服。

“小柠同志,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