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一,树立诚信意识。
开展对经营者宣传教育,宣传诚信经营重要性,引导商户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的观念,对诚信商家进行奖励。与网络平台合作,对商家建立诚信评价制度,对优秀商家给与宣传。
二,加强商家监督。
管理部门加强物价管理,对随意涨价,价格欺诈行为依据法律法规予以严厉处罚,依法取缔无经营资格景点,将不合格商家列入黑名单并进行公示。鼓励商户成立旅游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三,转变经营模式。
深入挖掘本地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新项目,针对其他季节推出不同旅游产品,打造四季旅游景点。完善旅游服务,拓宽产业链条,从旅游纪念品开发、增加娱乐项目等方面拓宽收入来源。
四,治理低价旅游。
旅游管理部门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开展专项治理,对低价游旅行社和黑导游依法处罚。设立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举报,发现问题予以严惩。
五,提升管理水平。
组织商家开展经营管理培训,讲解管理知识和行业服务规范,提高服务标准,提升旅游产业整体质量,打造景区良好口碑。
——我是带背的分割线——
先来看第一条。
开展对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宣传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对于诚信这个词,一想到这个词,就想到了义乌。
虽然义乌是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但是在好几年前看极挑的时候,极限挑战的工作人员团队他们到了义乌去,义乌那里的商家就说,我们虽然是做买卖的,但是我们也很讲诚信。
我当时听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挺假的。
后来自已参加工作了之后,发现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诚信。
并不是说你的东西不可以卖贵,而是假如说你标的价格是十块,你就不能真正算的时候按十五块钱算。
如果东西真的很好,质量真的很好,那么就算标58块钱一斤,也依旧会有人来买。
诚信经营非常重要。
突然想到了上过新闻的B太,他就是通过网络的形式对优秀商家给予宣传,通过网络建立了诚信评价。
那么第一条,开展对经营者宣传教育,宣传诚信经营重要性,引导商户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的观念,对诚信商家进行奖励。与网络平台合作,对商家建立诚信评价制度,对优秀商家给与宣传。
其实就记住了。
大体的逻辑是教育→宣传→诚信→树立观念→奖励→与平台合作→建立制度→帮助宣传。
不过进行奖励和建立评价制度,这个一看就是政府做的。
平台能做的就是对优秀商家给予宣传,宣传诚信经营的重要性,开展对经营者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理念。
然后再复习一下。
树立诚信意识,开展对经营者宣传教育,宣传诚信经营重要性,引导商户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的观念,对诚信商家进行奖励。与网络平台合作,对商家建立诚信评价制度,对优秀商家给与宣传。
第一条over。
第二个要对商家进行监督。
有的产品是没有一个大型的品牌,去进行标准定价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珍珠。
珍珠这个品类就是你进个差不多的,色泽圆润的,想卖多高就卖多高,你的人群定位假如说是很优秀的,那你就可以定上千块钱,你的定位如果是平价,那你就可以卖10块钱,9块9。
什么样的价格都有人来买。
只是看商家对自已的定位如何。
那这种产品的话就需要政府对商家进行监督。
不能假冒伪劣,也不能以次充好。
还有的产品它涨价很随意,有的时候是偷着摸着往上涨价。
比如说一些三无产品,或者是标的是多少克,但其实不足称。
那管理部门就应该加强物价管理,对随意涨价、价格欺诈行为依据法律法规予以严厉惩罚。
对于那些假冒伪劣的三无产品,把这些商家要列入黑名单,并且要进行公示。
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比较火的童年女神,就因为卖三无产品面膜,然后被罚款了。
这种卖三无产品的就应该把这个人列入黑名单,而且要进行公示,让群众知道他已经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依法去取缔无经营资格的景点,这个很好理解,证没办下来,就不让你营业。
旅游业也应该去成立一个旅游协会,这样的话他才有一个行业规范。
如果旅游协会真的成立出来了的话,那么对于现在的低价团、乱收费、强制消费的现象应该就会有一个很好的解决了。
再复习一下第2点,你看是不是就记住了?
加强商家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物价管理,对随意涨价、价格欺诈行为依据法律法规予以严厉惩罚,依法取缔无经营资格景点,将不合适商家列入黑名单并进行公示。鼓励商户成立旅游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第二点他的逻辑就是监督→管理→惩罚→取缔→黑名单→公示→成立协会→加强自律。
主打一个铁面无私。
促进社会和谐。
来看第三点。
第三点主要就是说开发个新项目。
突然想到了老友记,快乐老友记,0713的那个老友记。
他们就是六个人在一块儿,但一直能玩出新花样。
他们现在录的那个地方,是在湖南的一个小县城吧。
那个地方本来没有什么旅游资源,但是他们去了,就让人也很想去,看看他们那个小屋,他们自已打造出来了一个旅游景点。
那么没有资源可以去打造一个景点。
有了资源就可以去深入挖掘、开发、完善、拓宽、增加收入来源。
这是一个非常顺的逻辑。
深入挖掘本地的旅游资源。
拿西安举例,比如西安最有名的景点是秦兵马俑,但是兵马俑在临潼,离西安还是有几十公里的距离的,还是蛮远的。
而且游客来了,也不是说,就只是在临潼这一个地方,看个兵马俑就走了。
所以西安他就打造了很多的旅游产品。
有羊肉泡馍,还有三件套,来了西安总得吃个肉夹馍,凉皮,冰峰吧。
虽然吃了之后发现也就那样,没什么好吃的。
增加娱乐设施。
比如说去了郦山之后,那就可以去看看舞台剧呀。
像我和妈妈上次旅游的时候,就看的是关于秦始皇的一个舞台剧。
还有另外一个讲西安事变的话剧。
然后还有那个《长恨歌》的话剧。
这个其实对照的就是开发旅游新项目,深入挖掘本地旅游资源,拓宽产业链条。
打造四季旅游景点,其实这个西安做的就挺好的,他有一个四季都灯火通明的大唐不夜城,经常人满为患,周边经常开车去的话都是深红色,常态化深红色。
但是我不管是夏天去大唐不夜城,还是冬天去大唐不夜城,我感觉看到的表演、演出都不一样,每次看感觉都常看常新。
还有像永兴坊,他也是一个四季旅游景点,因为这里面就卖的是关中小吃,去那儿就是去吃饭的。
非常的四季,非常的常态化,非常适合旅游。
所以把这些融入到这个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里面。
就很容易把这个第三点记下来了。
转变经营模式,深入挖掘本地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新项目,针对其他季节推出不同旅游产品,打造四季旅游景点。完善旅游服务,拓宽产业链条,从旅游纪念品开发、增加娱乐项目等方面拓宽收入来源。
逻辑顺一下。
变→挖掘→开发→打造→完善→拓宽→开发→增收。
反正变化就是为了拓宽收入来源。
祝大家都多多变化!
继续看第四点,治理低价旅游,这个可有的说了。
我去兵马俑玩的时候报的就是个团,还是个低!价!团!
那个导游现在在车上面跟我们说,你们一定要买那个什么粉色的手镯。
好像是蓝田玉还是芙蓉玉啥的,粉色的,那导游手上也带了。
然后说这个手镯养人什么的。
刚好我们在华清宫也看到了蓝田玉。
她说的时候,我想到了一句,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个还是很有文化底蕴的,但是我看到她把文化底蕴和商业价值联系起来了之后,就觉得让人体感不适。
行吧,然后我们就去看了看,转了转,也没买。
价格不是很贵,就是几百块钱的也有,几千的也有,上万的也有。
几百块钱的买的起,但是主要就是觉得像被骗了一样的。
出来了之后,因为在大巴车上面我昏昏欲睡,在我睡着的时候,那个导游就把整个车的人都忽悠着去看了话剧。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差不多刚睡醒,到地方了,我说到点儿下车吧。
然后我妈就在旁边问我,咱们买票吧?
我心想买啥票?
然后发现大家都在买票,看话剧的票。
行吧,大家都去,我也去吧。
车上面有两个女生没有买票,我就听着导游的声音,一下子就不对了。
那你们就在这块儿坐着吧,在车上坐两个小时,我们就回来。
完全不想着招呼这俩女生,这两个小时,就让人家坐车上。
那两个女生也没办法,只能说那就坐着吧。
去看的时候其实还是觉得挺震撼的,因为舞台效果什么的挺酷炫的。
这个导游在给我们介绍的时候,就说,西安的话,你啥时候来都一样,你这一辈子也就来这一次。这兵马俑了上千年了,一直都这样,所以也没有必要再来一次,你这一次来了你就要把所有的东西都看完。
他一说这话听的人肯定都觉得,哎?你说的有道理,我就来这一次我省钱。
但是我就来这一次,我就要把所有我能玩的项目都玩一遍,能看的都看一遍。
然后她就成功的把话剧票推出去了。
推出去话剧看完了话剧,上了车之后去往下一个景点之前,她又跟我们说,有一个人的书法作品写的特别的好,说这个人的书法作品上了央视新闻的,又跟以前的古历史联系了起来。
说这个地方在19几几年的时候,195几还是196几年的时候?挖出来了一个东西,然后这个人就是挖这个东西的这个人。他是很有资历的一个人,同时他的书法作品写的很好,去到了那个地方之后发现,这个人跟毛主席,跟那些名人有合影,然后说你可以买他的书法作品,你可以保存着流传着什么的。
不过大家这个时候已经发现了,导游她就是在推销,她就是单纯的无情的推销机器,一车人去那儿逛了一圈儿,大概十几分钟没有一个人下单。
上了车之后,司机还嘲讽道,看!半个小时白花了吧~
那个语气,我真是记忆犹新呀。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没有。
推销永无止境。
我们上了车之后,这个导游又开始推荐西安的特产了。
但她推荐的是什么呢?她推荐的是百花酥。
出去旅过游的应该都知道,各大旅游景点,有各种各样的百花酥试吃。
进店可吃,而且是随便吃。
买的话大概一斤是五六十块钱的样子。
这根本算不上是西安特产。
甚至我觉得你拿那种塑封的,速食的凉皮儿,都可以算作是西安特产。或者是直接给我们推荐一下冰封,这可太特产了。
但她没有,她推荐的就是百花酥,这种烂大街的小零食。
还有好像山楂片儿吧。
就卖的这些,真可谓一点儿不上心,就想挣钱了。
问题车上真的有人在听完他介绍之后,就下单了,激情下单,几百几百的买。
但我整个旅游完之后体感都很差。
就是这个低价旅游。
那针对这个问题可以怎么样去处理呢?
有几个角度,第一个是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可以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开展专项治理。
但其实根据旅游的场景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监督管理,因为我们一直都是流动的,我们一直都是坐在大巴车上。而且像这种一日游的话,基本上就是我们坐上车到一天的行程结束也就七八个小时的时间。
那其实设立一个公开的举报电话,就非常的有必要,他是很需要去接受群众监督举报的,发现了问题就要予以严惩。
对低价有旅行社和黑导游要依法处罚。
因为其实大家心照不宣的都知道导游把东西卖出去了,那她就是会有提点儿和返点儿的。
所以她才会去做这件事儿。
行,第4点儿就基本上记清楚了。
总结来说就是治理低价旅游,旅游管理部门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开展专项治理,对低价游旅行社和黑导游依法处罚。设立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举报,发现问题予以严惩。
两个角度,旅游管理部门→监督管理→专项治理→处罚。群众,举报电话→监督举报→严惩。
反正最后的落脚点就是严惩,处罚,惩罚。
大点儿写的没问题就ok。
主要顺的是逻辑。
(突然发现黑名单,黑导游,黑商家这些也是很多地方都会用的。
比如说在推动乡村旅游升级这块儿,第七条,加强监督管理就有,建立旅游服务黑名单制度,对不合格商家曝光。)
第四点,over。
第5点,提升管理水平。
组织商家开展经营管理培训,讲解管理知识和行业服务规范,提升服务标准,提升旅游产业整体质量,打造景区良好口碑。
看到这个培训,大家有没有觉得好眼熟啊?
还记得在农民网络直播带货这块儿也有开展培训吗?开展直播销售的培训。
还有关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块儿也有培养民间艺人。举办培训班,培养民间文化艺人,注入新鲜血液。
所以,这是个万金油啊。
一想到乡村治理,你要写对策,首先怎么想?首先先培养,去开个班儿,去加强宣传教育,进行培训。
这不就把逻辑梳理出来了吗~
大体上来讲,第5点就是进行培训,进行规范,提高标准,提升质量,打造口碑。
然后第5点儿再复习一下,加深一下印象。
第5点儿:提升管理水平。组织商家开展经营管理培训,讲解管理知识和行业服务规范,提高服务标准,提升旅游产业整体质量,打造景区良好口碑。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