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了解申论

在备考公务员的过程中,我听到的关于申论最多的话语就是,申论的成绩是一个玄学。

身边有人是备考了一年多,申论考了30多分。

也有自已是在政府机关工作的,申论基本上没有怎么准备,直接裸考,考了60多分。

在我自已备考的过程中,我发现,申论就是一个大写的抄材料。

只是需要自已在抄材料的过程中增加一点自已在备考中积累的素材,名人名言。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听老师说过,申论的复习是可以做到全面且系统的,申论的高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那这本书最大的目的就是想要帮助想考试上岸的同学们。

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之内,把握住各种题型的核心思路,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进步,掌握正确的方法,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刻意练习,提升应试能力。

首先先来了解一下申论这一门科目。

有没有同学还不太清楚申论到底这个科目的特点是什么?申论会考什么?申论应该怎么学?应试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其实这个还挺需要同学们全面的认识这门科目。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在备考公务员之前对社会热点问题实施政治的内容完全的不关心。

(平时最爱做的事情不是看综艺就是打游戏。)

(我说我自已)。

对于国家发生的大事小情完全不关心。

但其实从备考开始,我养成了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的习惯。

然后就会发现今年冬季大火的冰雪旅游“尔滨热”“龙江”,这些冰雪资源的大火,这些旅游胜地的重造,其实在今年9月份的《新闻联播》里面,就有提到过东北发展冰雪经济的事情。

所以就算不是为了备考公务员,不是为了学好申论,只是想要多了解一些国家大事,不管是对于自已之后的创业或者是想要另谋出路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有点跑题。

继续说,申论其实是会根据社会热点问题实施政治这些内容去设计题目的。

那所以就需要备考考生们,去多关注这些内容,如果要是缺乏一些基本认知的话,可能就无法去理解申论材料给出的内容,所以就要求我们平时能够关注一些实事热点,并且积极的学习理论知识。

说完了申论这个科目的特点,那么接下来聊一下申论应该如何积累。

如果不了解时事政治或者是对基本理论完全不熟悉的话,那么就一定要去阅读一些普及的读物。

比如即将会在书里面谈到的申论的热点话题,大多都是出自人民视频,新华网评,或者是我在看央视新闻一加一节目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申论学习可以参照的知识和素材。

针对归纳概括题,分析理解类题目,对策类题目,公文类题目和申论的文章写作,也会把这些不同类型的题目如何得分?写作结构是什么?应该怎么答题?方法步骤也会写在本书里。

具体的形式会分不同的板块儿。大家可以按章查找。

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最大的好处是大家可以针对自已的阅读习惯,把一些好词好句标记下来,这样的话复习的过程中也可以融会贯通,有属于自已的素材,在做申论练习的过程中,刻意用这些好词句,不断提升自已的写作水平。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门应试课程。

任何一门应试课程都需要同学们去了解考试的大纲,通过学习大纲去了解申论考察的基本能力。加强自已学习的能力,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在内容部分把大纲想考察的部分充分体现。

那么申论想考察的能力有哪一些呢?

根据国考副省级申论大纲的要求,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我们1、快速查找信息点,2、学会总结。3、学会理解。

这种题目一般是归纳概括题,需要同学们有概括能力,了解归纳的方法,能够做好语言组织,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题型分类。去标准作答。

不同省市的分值也不太一样,主要的核心要点是抄材料,大概是10~15分。

综合分析能力,这个要求是针对深入分析提出的,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的思考资料内容,做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需要做到的是,一,学会归纳。二,学会分析。三,学会分析判断。

这种分析理解类的题目其实字数占比最多的是在分析的部分。

基本上需要考生答出的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其中是什么?是对于文章给定的单词或者是句子进行一个解释,字数占比大概是10%的样子。

然后再去说,这个是好处还是坏处。对于为什么的部分,是这一类题目中应该重点去分析的部分,占比占到了50%~70%的字数。

接下来是应该怎么做,占比占到20%~40%。

分析题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考生们要会分析,能够读懂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并且能够用自已的语言将要点进行组织并且完整表述。

其实在刷题的过程中,我能够发现,分析题的要点是很散的。

在同一段中有可能同时会出现为什么和怎么做。

就需要同学们不仅要能够分辨出来这一句话是做法,这一句话是原因,而且还必须要在规定字数内用精炼的语言表示出来。

而且还要按点答题,对字数的掌握要非常的精准。

分数占比也会比单纯的抄材料的归纳概括题更难一点。

不同的省市不一样,大概参考是15~20分。

接下来是提出对策类的题目。

这个就需要平时的积累了,单纯的抄材料基本上得不了大分。

这一方面对于同学们的要求是需要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者生活经验,在对给定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大纲的要求非常的玄乎。

其实也无非就是需要咱们做到,一,学会提炼问题。二,学会找对策。三,学会推导对策。

提炼问题依旧是换汤不换药的凝练材料语言。然后在材料中找到正确的对策,如果材料中没有对策的话,就找到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自个儿推导。

推导可就太有操作性了。不仅需要考生结合社会发展问题提出,而且还需要运用恰当表达方式表述出来。

既要内容详实,还要切实可行,有操作性,在本书中平时积累的过程中,我也会有意识的多去找一些,切实可行的人民日报官网中提出的,对策类的解决方式,增加积累。

接下来就是公文写作了。

这个要求。考生们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叙述,议论等方式。

准确规范,简明畅达的表达思想观点。

在做到准确规范,简明畅达之前,需要让同学们理解的是第一个公文在申论考试的过程中,需要让考生们熟悉的是哪些公文?有哪些种类?

公文的类型有很多,不同的考试对于公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像在军队文职的考试中就会教十五种公文的形式。

其中多用的几类跟申论也并不完全相同。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公文类型其实是做了明确的界定的。

公文包含15种形式。但因为公务员考试主要招收的是主任科员及以下非领导职务,所以一般设计面广,内容宏观的文体出现在申论考试中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所以我们应该重点掌握的就只有意见,通知,通报,报告,公告这几类,其他的了解了解就可以。

over。

然后来说一下对于文字表达能力需要我们做到的有哪些。

一,学会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二,学会熟练使用各种文体。三,学会组织语言。四,学会使用标准规范语言。

在申论复习的过程中,我一直都觉得写出标准规范语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甚至在刚开始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我连口语化表述和是否是规范表述都分不太清。

那这种问题应该怎么避免?

没别的,就跟学英语一样,多看,多记,多背,多听,多写,就行了。

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

听多了,记多了,看多了就都会了。

毕竟公务员考试想要的就是一个会写材料,脑子里有点儿货,充满创业精神,能够带领乡村发展,愿意下基层,愿意为国奉献的年轻人们。

那么大纲里面,我总结出来的要求考生们在各个板块儿,需要自已去了解和提升的能力,就是这些。

接下来聊一聊各类题型如何掌握。

其实如何掌握快速掌握最大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模块儿学习。

就像高考备考的过程中,刷题都是一张一张的刷,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刷,申论也是一样。

要能够根据每类题目设计,去设计相应的答题结构和答题思维。

这样在做题过程中审题后马上就能够准确判断每道题的题型,确定作答的思维和答题的框架,从而快速从材料中选取相应要点进行作答。

把不同的模块学会之后就要强化练习。不仅强化思路,而且要强化语言。

不仅能够快速判断题型,保证正确性,而且还要提高作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