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一家五口集体中毒!

赵海英跟着梁易回到了胸外科,这次她再也不用像上次一样,连手术都没法自已做主了。

这次,她跟着梁易一起去交了手术费,拿钱请好了护工,重新办理了入院。

手术日期,则由高主任重新安排,她需要等几天就好了。

“梁医生。”赵阿姨眼眶红红的,“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

“这都是应该的,啊。”

赵海英由衷的感叹,“如果到处都是你这样的好医生,可就好咯。”

“赵阿姨,您再夸我都脸红了。”

“阿姨说的是认真的。”她的神情,自然是十分认真。

“好,那我谢谢您的肯定,我也很开心。”这一刻,梁易同样是由衷感到暖心的。

“梁医生,我的手术还能你做吗?”

“能,不过要排到下个星期了。”

“下个星期也行,我相信你,相信高主任。”所说此刻她唯一能相信的人,就是这些真心救她的医生了。

梁易点头刚想说什么,手里的铃声响了。

“喂?”

“梁医生,来患者了,一家五口,急救中心说可能是中毒了。”

“好,我马上下来。”梁易挂了电话,说了声,“来患者了,我先走了赵阿姨。”说完就往电梯那跑。

见梁易走了,赵海英点头笑笑,回她的病床上了。

“要是人人都是赵医生,该多好呦。”她再次感叹的同时,也无比庆幸。

急诊科。

梁易接了电话跑过来,已经有两辆救护车停在急诊门口了。

接进去两个患者了,梁易刚过来,就正好接了一辆刚来的救护车。

“赵主任。”

赵主任示意梁易一起参与抢救患者。

救护车车门打开,拉下来的是个老太太。

头发棕白,看上去五六十岁,身材消瘦但看着身子骨是比较硬朗的那一种。

患者被推下车的时候,已经在抽搐了,口吐白沫,情况非常严重。

“抢救室三室三床,快。”

“好。”

老太太刚被抬进急诊大门,就有一辆私家车路过他们急诊门口。

“大伟,咱们不会这么倒霉吧?这事赖不着咱们吧?”

开车的人同样的心神不宁,“那东西是咱们扔了不要的,她自已贪便宜捡的。”

“再说了,咱之前也找警察上门,都跟她说了不能吃,咱们要花钱把东西买回来她都不愿意,这事应该怪不到咱们头上。”

“那,那老太太那么不讲理,回头讹上咱们怎么办?”

叫大伟的男人,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回去再说吧,谁知道他们能不能活过来呢。”

抢救室,三室三床。

“过床,来。”

“一,二,三!”

老太太成功过床,赵主任当即安排急救措施。

“开放静脉通路,地西泮,苯巴比妥钠静滴。”

护士重复,“开放静脉通路,地西泮,苯巴比妥钠静滴。”

“清理呼吸道,戴牙垫。”

“清理呼吸道,戴牙垫。”

梁易道:“连接心电监护,吸氧。”

护士重复,“连接心电监护,吸氧。”

梁易看着老太太忽的开始流鼻血,抬头看向赵主任。“赵主任,患者一家这是中了什么毒?”

赵主任现在也没法回答梁易,“开单查心电图,血常规,准备洗胃。”

“开单查心电图,血常规,准备洗胃。”

梁易观察着老太太的情况,“我看患者的凝血功能,好像也出现了问题。”

当即梁易开始给患者查体,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嘴唇,十指发绀。

他掀开患者的衣服,发现她身上出现了紫色斑块。再打开患者的口腔,发现经过方才的抽搐,患者牙龈已经开始往外不断地渗血。

“敌鼠钠盐。”

在他的大脑储备知识中,敌鼠钠盐中毒,就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

不过这年头,一般人家里应该都用不上老鼠药了吧。就算要用,又怎么会一家子都吃了老鼠药?

集体自杀?

不应该啊,多大仇多大怨,一家子集体自杀?

赵主任跟梁易的想法差不多,只不过推断归推断,还是得等检查结果出来以后再说。

“洗胃之后,把胃里的东西拿去化验。另外,叫床旁CT,给她拍个腹部平片,观察内脏是否有出血。”

“洗胃化验,床旁CT拍个腹部平片。”小贾重复一声,马上去安排。

赵主任见这边的情况目前稳住,便放心的把这边的抢救交给了梁易。

“你看着,我去看看其他几个人的情况。”

“好。”梁易自然是不知道,其他四口具体是什么情况的。

同时,抢救室二室三床。

“准备气管插管。”

“准备气管插管。”护士重复一声,把气管插管的箱子拎过来,交给李静。

李静从容的持喉镜给患者插管,她手里在抢救的,是一个看着十岁左右的孩子。

“导管。”

“拔导丝。”

李静的抢救过程十分熟练,从容。

“听音。”

“位置正确。”

“固定,连接呼吸机。”

李静见气管插管完成后,才撤身过去。“叫床旁CT,给患者查个腹部CT。”

护士着急道:“抢救三室梁医生那先叫了,咱们这还得等一会。”

“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

李静眉头紧蹙,“催一下血库,血来了没有。”

“好,马上去催。”

不仅是李静这,半个急诊科的医护,几乎都在忙活着救这一家五口。

只不过他们中毒有轻有重,孩子的父母经过洗胃抢救,已经醒过来了。

可孩子,和孩子的爷爷奶奶,情况仍旧十分危急。

“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

梁易这边的心电监护,也开始发出警报了。

“来不及了,维生素K1,20毫克静推。”

“维生素K1,20毫克静推。”

检查报告出不来,梁易只能凭借着自已的经验抢救患者。

“不好了梁医生,患者又抽搐了。”

老太太的情况很不好,再次发生了抽搐。

“梁医生,患者脉搏消失了。”

“心脏停搏。”

梁易皱眉,当即开始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